子夜吴歌·冬歌的赏析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一首诗的分析和解读。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女子在一夜之间匆忙制作征夫衣物的情景,表达了她对征夫的思念之情。诗歌的情节被安排在传送征衣的驿使即将出发的前夜,增强了情节性和戏剧味。

诗中没有明确写出“赶”字,但通过“明朝驿使发”的消息,读者可以感受到女子急切、紧张劳作的情景。作者在描写具体过程时有所取舍,只写了拈针把剪的感觉,突出了“冷”字。女子的素手抽针已经感到很冷,还要握住冰冷的剪刀。这种“冷”与“冬歌”相呼应,同时也增加了情节的生动性。

严寒的天气使得女子“敢将十指夸针巧”的技艺不再得心应手,而驿使却即将出发,人物的焦急情态宛如画出。女子对驿使的出发有些埋怨之意,她从自己的冷必然会想到临洮,那边更冷。因此,她迫切希望驿使早发、快发。这种矛盾心理通过无字处表达出来。读者仿佛可以看见她一边呵着手一边赶裁、赶絮、赶缝。“一夜絮征袍”这句话简洁而意味深长,看来她的努力应该是成功了,她应该可以松口气了。

然而,“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她又情急起来,因为路途遥远,“寒到身边衣到无”。这次她担心的是驿使行动迟缓,盼望驿车加快速度。她迫不及待地问道:“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这个问题中蕴含了多少深情。通过侧面的描写,结合形象刻画和心理描写,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思妇形象,成功地表达了诗歌的主题。整体结构上,情节起伏不定,波澜起伏,突兀而又意味深长,给人以生动感人之感。


诗文: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相关标签:唐诗三百首乐府冬天妇女思念子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