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唐代诗人李白初入长安的情景以及当时大唐朝廷的腐败现象。在开元十八年的春夏,李白带着他的丹书和瑶瑟,怀着追求仕途的心情,来到了长安。然而,他发现大唐朝廷背后隐藏着不可遏制的衰颓和腐败。
唐玄宗李隆基重用宦官,北军有王毛仲,内庭有高力士,军权政务,皆由他们掌控。他们凭借自己的权势傲慢无礼,任意行使权力,光芒四射,所到之处,郡县纷纷奔走献上贡品,数量多得难以计数。因此,许多甲舍、名园、肥沃的田地都被这些权贵所霸占,几乎占据了京畿一半的土地。
面对朝廷用人不公、贤愚不分的腐败现象,李白深感愤怒和失望。他写下了这首刺时讽世的《古风》,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朝廷腐败的批判。这首诗以古风的形式,通过对时事的讽刺和揭露,展现了李白对社会现实的痛心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诗文: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
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
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
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