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渔父的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西塞山江边,白鹭正在飞翔,散花洲外江上的白帆船在轻轻地飘动。桃花水汛期,鳜鱼长得肥胖。渔民们戴着青竹壳斗笠,身上还穿着绿色的蓑衣。斜风中夹杂着细雨,他们过着快乐而忘却归家的渔翁生活。

注释:浣溪沙是唐代的教坊曲名,后来成为词牌名,也叫《浣溪纱》、《小庭花》等。它是一种双调四十二字的平韵词牌。南唐李煜创作了一些仄韵的作品。这个调子音节明快,句式整齐,容易上口。婉约派和豪放派的词人都常常使用它。

西塞山,又叫道士矶,是今天湖北省黄石市辖区的一个山名。

散花州是鄂东长江一带有三个散花洲,其中一个在黄梅县江中,早已消失。一个在浠水县江滨,现在成为一个村庄。一个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江上建立了“怡亭”小岛,当地人称之为“吴王散花滩”。这首词中所写的散花洲是指浠水县管辖的与西塞山相对的散花洲。

鳜鱼,又叫“桂鱼”,是长江中游黄州、黄石一带的特产。

庇的意思是遮盖。

箬笠是用竹篾做的斗笠。

蓑衣是用草或棕作的雨衣。


诗文: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相关标签:写景田园写人热爱自然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