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此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苏轼对徐州的深深留恋和离愁别绪。词的上片通过描写天涯流落和匆匆相逢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徐州的依恋和对离别的痛惜。词的下片则以隋堤春水和彭城的离别为背景,进一步抒发了词人对徐州的眷恋和对离去的沉痛之情。
词的上片以感慨起调,词人自视为天涯流落之人,对徐州的离别感到无穷无尽的愁思。他描述了与徐州人士的交往,表达了邂逅相逢的喜悦和骤然分别的痛惜。词人永远不能忘记自己与徐州人士携手依依惜别的情景,这一幕动人的场景使他深深地感受到离愁的苦楚。他面对落花,伤怀之情溢于言表,辗转不忍离去。最后三句通过写残红和残春,表达了词人对徐州的依恋和对离去的无奈之情。
词的下片即景抒情,词人将自己离徐途中的真实景象融入词中。他描绘了隋堤春水的溶溶景象,将自己的悲思注入其中。词人与北归的鸿雁形成鲜明的对比,他离开徐州,南去湖州,对此感到极度的沉痛。词人将徐州称为自己的故乡,对离别感到无比的遗憾。他回顾途中的景色,看到清澈的泗水流向淮水,触景生情,自然会想到徐州。最后三句通过描写泗水的流向,表达了词人对徐州的眷恋和对离去的无奈之情。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苏轼对徐州的深深留恋和离愁别绪。词人通过描写即事即地的景物,将自己的愁思注入其中,表达了对徐州风物人情的无限留恋和对离别的深沉感受。词中的情感真挚动人,给人以深深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