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的赏析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湖边闲居时创作的作品,整首词贯穿着一种愁绪。通过对比少年时期和现在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到压抑、排挤,无法为国家做出贡献的痛苦,同时也对南宋朝廷表示了讽刺和不满。

上片描写了少年时登高远望的情景,气势如山,对愁苦一无所知。这种无愁说愁的情景在诗词中很常见。下片则写到了现在历经艰辛,已经“识尽愁滋味”。而今这两个字起到了转折的作用,不仅展示了时间的跨度,也反映了不同的人生经历。在经历了世事的磨砺和忧患之后,进入了“识尽愁滋味”的阶段。所谓“识尽”,一方面是愁多,另一方面是愁深。这些多而深的愁,有的不能说,有的不便说,而且即使识尽了也说不尽,说了又有何益呢?只能“却道天凉好个秋”了。与少年时的幼稚相比,这或许是变得老练成熟了。实际上,“却道”也是一种“强说”。故意表现得轻松洒脱,但实际上难以摆脱内心的沉重和抑塞。周济说辛词“变温婉,成悲凉”。读者应该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

整首词的构思非常巧妙,平易近人。愁苦的情感通过浓淡的描写方式展现出来,语言重要轻描淡写。激情与婉约相结合,含蓄而富有内涵,语言简洁而意义深远。这首词具有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令人回味无穷。


诗文: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相关标签:宋词三百首宋词精选婉约写人少年抒怀愁苦丑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