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年轻的时候不懂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却说道:“好个凉爽的秋天呀!”
注释:
丑奴儿:词牌名。
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少年:指年轻的时候。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为赋”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
强(qiǎng):勉强地,硬要。
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欲说还(huán)休:表达的意思可以分为两种:1.男女之间难于启齿的感情。2.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
休:停止。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辛弃疾在公元1181年至1192年间被弹劾去职后,闲居带湖的情景。在带湖居住期间,辛弃疾对国家的局势感到无奈和无力,他无心赏玩,心中充满了愁绪。为了排解内心的痛苦,辛弃疾在博山道中的一壁上题写了这首词。这首词可能是他对国家困境和自身无能为力的反思和抒发。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创作背景详情»
,表明了作者在历经风雨后对于“愁”的深刻认识。他用“而今”开头,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自己的成长。他不再是那个年少轻狂的少年,而是一个经历了挫折和磨难的成熟人。他深刻地体验到了“愁”的滋味,明白了人生的艰辛和无奈。
词的结尾,作者以“愁”字作为总结,将自己的感慨和思考凝聚在一起。他说“愁如海深”,形容愁的深沉和无边无际。他用“愁如海深”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也暗示了国家的困境和自己的无力。最后一句“愁如黄叶稠”,则以黄叶的形象来比喻愁的繁多和无法摆脱。黄叶稠密,无论如何摇摆,都无法摆脱树枝的束缚,正如作者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改变国家的命运。
整首词以“愁”为主题,通过对比手法和形象的运用,将作者对于“愁”的感悟和思考表达得淋漓尽致。他通过回忆少年时代的无忧无虑和对比现实的困境,展现了自己的成长和对于人生的思考。他用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给读者,引起了人们对于生活和命运的思考。
这首词是作者在湖边闲居时创作的作品,整首词贯穿着一种愁绪。通过对比少年时期和现在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到压抑、排挤,无法为国家做出贡献的痛苦,同时也对南宋朝廷表示了讽刺和不满。
上片描写了少年时登高远望的情景,气势如山,对愁苦一无所知。这种无愁说愁的情景在诗词中很常见。下片则写到了现在历经艰辛,已经“识尽愁滋味”。而今这两个字起到了转折的作用,不仅展示了时间的跨度,也反映了不同的人生经历。在经历了世事的磨砺和忧患之后,进入了“识尽愁滋味”的阶段。所谓“识尽”,一方面是愁多,另一方面是愁深。这些多而深的愁,有的不能说,有的不便说,而且即使识尽了也说不尽,说了又有何益呢?只能“却道天凉好个秋”了。与少年时的幼稚相比,这或许是变得老练成熟了。实际上,“却道”也是一种“强说”。故意表现得轻松洒脱,但实际上难以摆脱内心的沉重和抑塞。周济说辛词“变温婉,成悲凉”。读者应该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
整首词的构思非常巧妙,平易近人。愁苦的情感通过浓淡的描写方式展现出来,语言重要轻描淡写。激情与婉约相结合,含蓄而富有内涵,语言简洁而意义深远。这首词具有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令人回味无穷。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赏析详情»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一首词进行了分析和解读。这首词通过对少年时代和成年后思想感情的变化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在历经沧桑和愁苦之后的痛苦和无奈。
在上片中,词中描述了少年时代的纯真和幼稚,少年时代的作者对世间的艰辛一无所知,喜欢登高远望,享受美景。然而,为了应景而写词,作者不得不装出一副斯文的样子,勉强写出一些“愁苦”的字眼。这部分生动地描绘了少年时代的感情,展现了作者对愁苦的无知和纯真。
而在下片中,词的笔锋一转,描述了作者经历了沧桑和愁苦之后的思想感情的变化。词中提到了作者历经愁苦的滋味,积极抗金,献谋献策,但却遭受到投降派的迫害和打击。作者内心深处的愁苦已经积压许久,他渴望向他人倾诉,寻求同情和支持,但一想到朝廷的昏庸和投降派的掌控,他意识到说了也于事无补,于是选择了不再言说。这部分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矛盾,悲愤和愁苦溢于言表。词中多次出现的“欲说还休”四字,通过迭句的形式,强调了作者无处倾诉的苦闷氛围,加强了艺术效果,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为国事忧愁的极端痛苦。
整首词贯穿了一种愁苦的情绪,上片描绘了少年时代的装模作样和纯真,下片则写出了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对比少年时代和成年后的思想感情变化,词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整首词以“愁”字为线索,构思巧妙,感情真挚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赏析三详情»
辛弃疾(1140-1207)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原名坦夫,后改名幼安,又有别号稼轩,是汉族,出生于历城(今山东济南)。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地区已经被金兵占领。
辛弃疾在21岁时参加了抗金义军,不久后回到南宋。他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的安抚使职位。一生致力于抗金事业,曾上书《美芹十论》和《九议》,提出了战守之策。他的词作表达了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进行了谴责。同时,他也创作了不少描写祖国河山的作品。他的词题材广泛,善于运用前人典故,风格既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时执政者的主和派政见不合,他后来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辛弃疾的一生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词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南宋词坛的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