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元夕》原文赏析

  • qīng
    àn
    ·
    yuán
  • [
    sòng
    dài
    ]
    xīn
  • dōng
    fēng
    fàng
    huā
    qiān
    shù
    gēng
    chuī
    luò
    xīng
    bǎo
    diāo
    chē
    xiāng
    mǎn
    fèng
    xiāo
    shēng
    dòng
    guāng
    zhuàn
    lóng
  • é
    ér
    xuě
    liǔ
    huáng
    jīn
    xiào
    yíng
    yíng
    àn
    xiāng
    zhòng
    xún
    qiān
    bǎi
    rán
    huí
    shǒu
    rén
    què
    zài
    dēng
    huǒ
    lán
    shān
    chù

原文: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相关标签:宋词三百首元宵节写人抒怀情怀青玉案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东风吹开了元宵夜的火树银花,花灯灿烂,就像千树花开。从天而降的礼花,犹如星雨。豪华的马车在飘香的街道行过。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转向西边,一夜舞动鱼灯、龙灯不停歇,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华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只有衣香犹在暗中飘散。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注释:
青玉案:词牌名。指古代文人用来写词的文案。
元夕: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
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星,指焰火。形容满天的烟花。
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
“凤箫”句:指笙、箫等乐器演奏。凤箫:箫的美称。
玉壶:比喻明月。亦可解释为指灯。
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如鱼龙闹海一样。
蛾儿:古代妇女于元宵节前后插戴在头上的剪彩而成的应时饰物。
雪柳:原意为一种植物,此处指古代妇女于元宵节插戴的饰物。
黄金缕:头饰上的金丝绦。
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
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
他:泛指第三人称,古时就包括“她”。
千百度:千百遍。
蓦然:突然,猛然。
阑珊:暗淡;零落。 《青玉案·元夕》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南宋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或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当时,南宋面临着强敌的压境,国势日渐衰弱。然而,统治阶级却沉湎于歌舞享乐,试图通过粉饰太平来掩盖国家的困境。辛弃疾对形势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渴望为国家尽一份力,但却无路可行。他内心充满了激情和怨恨,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 《青玉案·元夕》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宋词的风格相符。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通过描绘元宵节的热闹景象和女主人公的形象,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爱情的向往。上半阕以元宵节的夜晚为背景,描绘了灯火辉煌、烟火绚烂的场景,给人一种繁华热闹的感觉。下半阕则以女主人公为中心,通过描写她的美丽和神秘,表达了作者对她的追求和思念之情。整首词通过对元宵节和女主人公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整体而言,这首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北宋词的特点和魅力。 《青玉案·元夕》赏析详情»

鉴赏

经写到了元夕的热闹景象,但并没有给人以深刻的感受。而下片则以一种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特定的人物,使整个词的意境得以凝聚和升华。这个人物在整个词中并没有出现过,但却是整个词的核心和灵魂所在。词人通过对这个人物的描写,将整个元夕的欢腾和热闹与这个人物的寂寞和期待相对照,使人们对这个人物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感激。这种对人物的描写,不仅仅是对外貌的描绘,更是对内心世界的揭示,使人们能够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和心境。整个词的意境在这一瞬间得到了凝结和升华,使人们对整个元夕的热闹和欢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通过这种对人物的描写,词人成功地将整个词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使人们对元夕的热闹和欢腾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验。整个词以其细腻入微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辛弃疾的才华和魅力,使人们对他的词作产生了更深刻的赞赏和欣赏。 《青玉案·元夕》鉴赏详情»

赏析二

灯火阑珊处找到了意中人。这句话以“众里寻他千百度”开头,表达了词人对意中人的执着追寻,经历了无数次的寻觅,最终在灯火阑珊处找到了她。这里的“灯火阑珊处”是一个隐喻,意味着在热闹喧嚣的节日中,词人终于找到了那个与众不同、厌恶热闹的女子。整首词通过描绘元夕的热闹景象和寻觅意中人的过程,展现了词人高洁志向和情怀,以及对真爱的执着追求。 《青玉案·元夕》赏析二详情»

宋代诗人辛弃疾的照片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原名坦夫,后改名幼安,又有别号稼轩,是汉族,出生于历城(今山东济南)。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地区已经被金兵占领。

辛弃疾在21岁时参加了抗金义军,不久后回到南宋。他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的安抚使职位。一生致力于抗金事业,曾上书《美芹十论》和《九议》,提出了战守之策。他的词作表达了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进行了谴责。同时,他也创作了不少描写祖国河山的作品。他的词题材广泛,善于运用前人典故,风格既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时执政者的主和派政见不合,他后来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辛弃疾的一生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词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南宋词坛的巨星。

猜您喜欢

元日

宋代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代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醉翁亭记

宋代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