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的赏析

赏析
《浪淘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小词。诗中通过对一位思妇内心矛盾的描绘,真实地表现了妇女对爱情的忠贞和悲惨的境遇。

诗的开头两句“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以水喻情,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比喻。诗人认为,江潮和海水无法与君情和妾心相比。这种观点与众不同,一反常理,通过反问句式强调了其意义。这样的开头紧扣人心,感到新颖奇特。

接着,诗人转句申说其由:“相恨不如潮有信”。诗人将君与潮相比,认为潮水虽然变化不定,但至少还有其定时,而君的离去却没有确定的归期,这使人感到相恨。诗人在这里借用了李益的《江南曲》中的诗意,暗示了这位思妇是一位不幸的商人妇女。在唐代,商人成为一个特殊阶层,他们玩弄妇女,喜新厌旧,谈不上爱情专一。因此,商人妇女常常受到来去匆匆的苦楚。

既然君不如潮,那么水也不似君情。诗人本可以在此结束,但他却推出了“相思始觉海非深”的妙句作结。这句七字诗意深长,耐人寻味。首先,它在上句君情潮水的对比中,表达了诗人对君情的不满和失望。其次,它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妇女对爱情的忠贞和悲惨境遇的同情和关注。

总的来说,白居易的《浪淘沙》通过对一位思妇内心矛盾的描绘,真实地表现了妇女对爱情的忠贞和悲惨的境遇。诗中运用水喻情的手法,通过对君情和潮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封建时代下层妇女不幸命运的同情和关注。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苦乐由他人的现实。


诗文: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相关标签:唐诗三百首妇女思念爱情忠贞浪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