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赞美江南农村美景的诗歌。上阕描写了近景,下阕描写了远景,通过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城市繁华的厌倦和对乡野生活的热爱。作者通过熟悉农村生活,描绘了一幅清新美丽的山乡风景画,展现了他对农村优美景色的陶醉之情。整首词画面优美,情感丰富,意蕴深厚。
上阕的前两句描写了桑树抽芽和蚕卵孵化的情景,用了一个“破”字非常传神地表达了桑叶在春风的催动下逐渐发芽、膨胀,最终撕破了原本包裹在桑芽上的薄膜。这个动态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桑芽萌发的力量和速度。第三句“平岗细草鸣黄犊”中的“平岗细草”和“黄犊”相互关联,黄犊在牛栏里度过了整个冬天,当它们放牧在平坡上时,看到春草时会感到非常欢快。虽然“鸣”字写的是声音,但可以让人想象到黄犊吃草时的悠闲神态。
第四句中的“斜日”、“寒林”、“暮鸦”本来会构成一幅凄凉的景象,但是由于使用了动词“点”,情调发生了变化。乌鸦或飞或栖,就像一团墨点,这是非常真实的描写,早春的寒林没有树叶,所以黑色的乌鸦在林中非常显眼。作者欣赏的是一幅天然的画作。
从表面上看,下半阕好像是继续描写景色。但实际上,下半阕的描写与上半阕不同,更具波澜。首先,它是从更远的地方观察,从平冈看到远山,看到通往酒店的斜路,还从乡村推进到城市。其中的“青旗沽酒有人家”一句看似平常,全词都在描写自然景色,只有这句提到了人的活动,打破了单调的景色描写。这是写景诗的一个技巧。尽管是在描写景色,但不能只是渲染景致,必须加入一些人的情感,有人的活动,才能使诗歌更有生气。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这两句是整首词的点睛之笔,既描绘了景色,又发表了评论。这两句决定了整首词的情调。如果只看前三句和“青旗沽酒”这句,词的情调是非常愉快的。但是词人是一位忠义之士,身处南宋的偏安杭州,北方的金兵掳走了宋朝的皇帝,这使得他对城中的桃李花果感到忧愁。然而,他在溪头看到了春天里盛开的荠菜花,这给他带来了一丝安慰。这两句诗既描绘了景色,又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绘江南农村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城市繁华的厌倦和对乡野生活的热爱。词中的描写生动传神,情感丰富,意蕴深厚,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