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吏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发生在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冬季,当时安庆绪撤退至相州,肃宗下令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个节度使率领二十万步骑兵围攻相州。然而,从冬至到春天期间,他们未能攻破城池。幸运的是,郭子仪带领他的朔方军队拆断了河阳桥,成功阻止了安史军队南下。杜甫在从洛阳回华州的途中经过新安,目睹了征兵的情景,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诗文: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相关标签:战争忧国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