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的赏析

赏析
此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流落四川成都时写的一首诗。诗人观赏锦江时,感受到江水汹涌澎湃,心中感慨万千,但又无法言说,只能通过短暂的叙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整首诗共八句五十六字,其中“语不惊人死不休”成为了传世名句,展现了杜甫认真严谨的写作态度。

诗题中的“如”字突出了江水的海势,提升了江景的壮美层次,展现了江水的宽广、厚重和动态。江水如海势已经是一种奇观。然而诗题却选择了“聊短述”,在诗题中就展现了抑扬有致的风格,这是杜甫一贯的写作风格。

既然是短暂的叙述,诗人不能使用平庸的语言。诗人自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表明了他在“聊短述”中的用心良苦,展现了他高超的诗艺、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和动人心弦的审美效果。

正是因为杜甫在艺术上的一丝不苟和勇于创新,所以他的晚年达到了出神入化、妙手成春的境地。有人评价杜甫说:“少年时追求技巧,老年时诗境逐渐成熟,但随意付与,不需要为花鸟而苦苦思索。”同时他还引用钱笺的话:“春天来了,花明鸟语,酌景成诗,不需要苦苦思索,愁句也不需要太过工艺。如果指花鸟不需要愁苦,那么花鸟得到了佳咏,就会光彩照人,应该深深地喜悦,为什么反而深深地忧愁呢?”这里明确指出了春光明媚、花香鸟语的快乐,因此不存在花鸟深深忧愁的问题,“莫深愁”是杜甫自我形容。

至于“浑漫与”中的“与”字,旧本曾写作“兴”,郭曾忻在清朝解释说:“所谓浑漫,只是随着景色和情感,不需要刻意创作,这才是真正的诗。”这里强调了任笔所至,自然而然。总之,首颔两联整体着眼,大处着墨,虽然只是短暂的叙述,但语言实在惊人,虽然没有直接描写江水的海势,但诗人内心中的海早已形成。诗歌浑厚深沉,辽阔无垠,气势磅礴。诗人通过虚写的手法来表达内心的海洋,就像金圣嘉所说的:“江水如海势,诗人的心中早已形成了一片海洋。”


诗文: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漫与 一作:漫兴)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相关标签:写水抒怀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