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原文赏析

  • jiāng
    shàng
    zhí
    shuǐ
    hǎi
    shì
    liáo
    duǎn
    shù
  • [
    táng
    dài
    ]
  • weí
    rén
    xìng
    dān
    jiā
    jīng
    rén
    xiū
  • lǎo
    shī
    piān
    hún
    màn
    chūn
    lái
    huā
    niǎo
    shēn
    chóu
    (
    màn
    zuò
    màn
    xìng
    )
  • xīn
    tiān
    shuǐ
    kǎn
    gòng
    chuī
    diào
    zháo
    chá
    zhōu
  • yān
    táo
    xiè
    shǒu
    lìng
    shù
    zuò
    tóng
    yóu

原文: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漫与 一作:漫兴)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相关标签:写水抒怀自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人性情怪僻只沉溺于美好的诗句,如果诗句不能打动人心,我至死也不肯罢休。
人老了,诗写得不怎么经心了,对着春天的花鸟,也没有了过去的深深忧愁。
江边新装了一副木栏,可供我悠然地垂钓,我又备了一只小木筏,可代替出入江河的小舟。
怎么才能找到陶渊明、谢灵运这样的诗文高手,让他们与我一起做诗畅谈,一起浮槎漫游。

注释:
值:正逢。水如海势,江水如同海水的气势。
聊:姑且之意。
性僻:性情有所偏,古怪,这是自谦的话。不管是什么内容,诗总得有好的句子。
耽(dān):爱好,沉迷。
惊人:打动读者。
死不休:死也不罢手。极言求工。
浑:完全,简直。
漫与:谓率意为诗,并不刻意求工。
莫:没有。愁:属花鸟说。
新添:初做成的。水槛:水边木栏。故:因为。跟“新”字作对,是借对法。
故着(zhuó):又设置了。
槎(chá):木筏。
焉得:怎么找到。
陶谢:陶渊明、谢灵运,皆工于描写景物,故想到他们。
思:即“飘然思不群”、“思飘云物外”的思。
令渠(qú):让他们。述作,作诗述怀。语谦而有趣。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公元761年,杜甫(诗圣)已经五十岁高龄,他居住在成都的草堂。这个时期正值唐代宗上元二年,整个国家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杜甫在这个时候创作了一首名为《春夜喜雨》的诗歌。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夜的场景,雨水滂沱,大地被洗涤得干净清新。杜甫在这个时刻感到非常欣喜,他用诗歌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然而,这首诗的背后却隐藏着杜甫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虑。他五十岁的时候,已经历经了许多挫折和困苦,他曾经是一个官员,但因为政治斗争而被贬谪到成都。他的家庭也遭受了很多不幸,他的妻子去世,他的子女也相继离世。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社会不公和人生苦难的呐喊。

然而,尽管他的生活充满了困苦和痛苦,杜甫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他的诗歌充满了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社会的批判,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唤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因此,这首《春夜喜雨》不仅仅是一首描绘春夜景色的诗歌,更是杜甫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杜甫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他用自己的诗歌为人们带来了希望和启示。这首诗也成为了杜甫创作生涯中的一颗明亮的明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此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流落四川成都时写的一首诗。诗人观赏锦江时,感受到江水汹涌澎湃,心中感慨万千,但又无法言说,只能通过短暂的叙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整首诗共八句五十六字,其中“语不惊人死不休”成为了传世名句,展现了杜甫认真严谨的写作态度。

诗题中的“如”字突出了江水的海势,提升了江景的壮美层次,展现了江水的宽广、厚重和动态。江水如海势已经是一种奇观。然而诗题却选择了“聊短述”,在诗题中就展现了抑扬有致的风格,这是杜甫一贯的写作风格。

既然是短暂的叙述,诗人不能使用平庸的语言。诗人自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表明了他在“聊短述”中的用心良苦,展现了他高超的诗艺、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和动人心弦的审美效果。

正是因为杜甫在艺术上的一丝不苟和勇于创新,所以他的晚年达到了出神入化、妙手成春的境地。有人评价杜甫说:“少年时追求技巧,老年时诗境逐渐成熟,但随意付与,不需要为花鸟而苦苦思索。”同时他还引用钱笺的话:“春天来了,花明鸟语,酌景成诗,不需要苦苦思索,愁句也不需要太过工艺。如果指花鸟不需要愁苦,那么花鸟得到了佳咏,就会光彩照人,应该深深地喜悦,为什么反而深深地忧愁呢?”这里明确指出了春光明媚、花香鸟语的快乐,因此不存在花鸟深深忧愁的问题,“莫深愁”是杜甫自我形容。

至于“浑漫与”中的“与”字,旧本曾写作“兴”,郭曾忻在清朝解释说:“所谓浑漫,只是随着景色和情感,不需要刻意创作,这才是真正的诗。”这里强调了任笔所至,自然而然。总之,首颔两联整体着眼,大处着墨,虽然只是短暂的叙述,但语言实在惊人,虽然没有直接描写江水的海势,但诗人内心中的海早已形成。诗歌浑厚深沉,辽阔无垠,气势磅礴。诗人通过虚写的手法来表达内心的海洋,就像金圣嘉所说的:“江水如海势,诗人的心中早已形成了一片海洋。”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杜甫的照片
杜甫

杜甫(712-770)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他的字是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他出生在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是汉族。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的诗歌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展现了他高尚的人格。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约有1400余首被保留了下来。他的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杜甫曾居住在成都。后世为了纪念他,在成都建立了杜甫草堂。杜甫的诗歌以其真实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而闻名,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他的诗歌主题广泛,包括政治、社会、自然和人生等方面。他的作品中也包含了对自己个人经历和情感的表达。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他的诗歌不仅在中国广为传诵,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广泛阅读和研究。

猜您喜欢

丽人行

唐代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登岳阳楼

唐代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端午日赐衣

唐代 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一百五日夜对月

唐代 杜甫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仳离放红蕊,想像嚬青蛾。
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

唐代 杜甫

国步犹艰难,兵革未休息。
万方哀嗷嗷,十载供军食。
庶官务割剥,不暇忧反侧。
诛求何多门,贤者贵为德。
韦生富春秋,洞彻有清识。
操持纲纪地,喜见朱丝直。
当令豪夺吏,自此无颜色。
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
挥泪临大江,高天意凄恻。
行行树佳政,慰我深相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