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我被江边上的春花弄得烦恼不已,无处讲述这种心情只能痴狂沉醉。
来到南边邻居处寻找酷爱饮酒的伙伴,不料床铺空空,十天前便外出饮酒。
繁花乱蕊像锦绣一样裹住江边,脚步歪斜走入其间心里着实怕春天。
不过眼下诗和酒还能听我驱遣,不必为我这白头人有什么心理负担。
深江岸边静竹林中住着两三户人家,撩人的红花映衬着白花。
我有去处来报答春光的盛意,酒店的琼浆可以送走我的年华。
东望少城那里鲜花如烟,高高的白花酒楼更是解人眼馋。
谁能携酒召我前往畅饮,唤来美人欢歌笑舞于盛席华筵?
来到黄师塔前江水的东岸,疲倦困怠沐浴着和煦春风。
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我该爱那深红还是爱浅红?
黄四娘家绽放的鲜花遮蔽了小路,万千花朵将枝条压得低了又低。
留恋那芬芳花间时时飞舞的彩蝶,自由自在欢声啼鸣的黄莺。
并不是说爱花爱得就要死,只因害怕花尽时迁老境逼来。
花到盛时就容易纷纷飘落,嫩蕊啊请你们商量着慢慢开。
注释:
江:指作者在成都的草堂边的浣花溪。独步:独自散步。
彻:已,尽。
颠狂:放荡不羁。颠,即“癫”。
南邻:指斛斯融。诗原注:“斛斯融,吾酒徒。”
旬:十日为一旬。
稠:密。畏(wēi):通“隈”,山水弯曲处。一作“里”。
行步:脚步。欹(qī):歪斜。实:一作“独”。
在:语助词,相当于“得”。一说“在”相当于“时”。
料理:安排、帮助。白头人:老人。诗中是作者自指。
多事:这里有撩人之意。
送:打发。生涯:生活。
少城:小城。成都原有大城和少城之分,小城在大城西面。《元和郡县志》载,少城在成都县西南一里。
可怜:可爱。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组诗作的创作背景是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的春天。公元761年或762年的春天,杜甫在四川成都的草堂安顿下来,这是他在经历了一系列离乱之后的暂时居所。当时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杜甫对生活充满了热爱。他独自一人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感受着春天的美好,于是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这一组诗。这些诗作是基于他对生活和感情的真实体验。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创作背景详情»
,他说:“颠狂者,不知所以然,而又不可不然者也。”这里的“怕春”就是颠狂的一种表现,是对美好事物的留连和希望的体现。
第三首:“红白满园春色好”,是写某些人家的花。这里的“红白满园”形容了花的繁盛和美丽。“春色好”则是对花的赞美和喜悦之情。这首诗写的是赏花的喜悦,是对美好事物的享受。
第四首:“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写遥望少城之花。这里的“兄弟”指的是朋友,诗人遥望着他们登高赏花,而自己却少了一个人。这里的花是遥不可及的,但诗人通过想象,将花的盛开和人的欢乐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希望。
第五首:“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是写黄师塔前的桃花。这里的“黄师塔前”是一个具体的地点,而桃花则是春天的象征。诗人倚着微风,懒洋洋地欣赏着桃花和春光,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享受和留连。
第六首:“黄四娘家尽是花,千朵万朵压枝低”,是写黄四娘家的花。这里的花是如此之多,以至于压弯了枝条。诗人通过描绘花的繁盛和美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喜悦。
第七首:“不是爱花即欲死,百年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是总结赏花、爱花、惜花的心情。诗人说,不是因为爱花而欲死,而是因为百年的人生经历中有太多的事情,所以对花的赏析只能成为笑谈。这里的“百年多少事”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而“都付笑谈中”则是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整首诗以寻花为主题,通过描绘花的美丽和赏花的喜悦,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希望。诗人通过七首诗的组合,将赏花的情感和思考贯穿其中,展现了对花的惜爱、在美好生活中的留连和对美好事物常在的希望。
杜甫(712-770)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他的字是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他出生在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是汉族。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的诗歌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展现了他高尚的人格。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约有1400余首被保留了下来。他的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杜甫曾居住在成都。后世为了纪念他,在成都建立了杜甫草堂。杜甫的诗歌以其真实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而闻名,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他的诗歌主题广泛,包括政治、社会、自然和人生等方面。他的作品中也包含了对自己个人经历和情感的表达。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他的诗歌不仅在中国广为传诵,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广泛阅读和研究。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