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温暖的雨,温暖的风,送走了一些冬天的寒意。柳叶长出来了,梅花盛开了,春天已经来了。端庄的少妇也被这春意勾起了忧愁。爱人不在身边,又能和谁一起喝酒谈诗呢?少妇的泪水滑落下脸颊,弄脏了她脸上的香粉。
少妇试穿着用金丝缝制成的夹衫,但她的心思完全不在衣服上。她无情无绪地斜靠在枕头上,把她头上的钗儿压坏了,她也茫然不顾。她孤独的忧思太浓,又怎么能做好梦呢?只有在深夜里,她摆弄着灯花,心里想着爱人。
注释:
蝶恋花:词牌名,又称为“凤栖梧”、“鹊踏枝”等。是一种双调词,共有六十个字,上下两部分各有四个仄韵。
雨:四部丛刊本《乐府雅词》中作“日”,旁注为“雨”。晴:四部丛刊本《乐府雅词》旁注为“和”;《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草堂诗余别集》、《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林下词选》、《历代诗余》、《漱玉词》(诗词杂俎本)中作“和”;《花草粹编》、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乐府雅词》中作“清”;《草堂诗余别集》注为“一作清,误”。初破冻:刚刚解冻。
柳眼:初生的柳叶,细长像眼睛,所以称为“柳眼”。眼:《草堂诗余别集》注为“一作润”;《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林下词选》、诗词杂俎本《漱玉词》中作“润”。梅腮:梅花的花瓣,像美女的香腮,所以称为“梅腮”。腮:《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林下词选》、诗词杂俎本《漱玉词》中作“轻”。
花钿(diàn):用金银珠宝等制成的花朵首饰。
乍:起初,刚刚开始。衫:《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草堂诗余别集》、《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历代诗余》、《林下词选》、《漱玉词》(诗词杂俎本)中作“衣”。金缕缝:用金线缝制的衣服。
山枕:即檀枕。因其形状像“凹”,所以称为“山枕”。山,《草堂诗余别集》注为“一作鸳”。斜欹:《历代诗余》、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乐府雅词》中作“欹斜”。欹(qī):靠着。
钗头凤:即头钗,古代妇女的首饰。因其形状像凤凰,所以称为“钗头凤”。
夜阑:深夜。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李清照创作这首词的时期和情境。这首词的确切年代很难确定,但应该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在一些版本中,这首词的题目被称为离情或春怀。这首词是在赵明诚离开官职十年后,重新出仕,而李清照仍然独自留居青州时创作的。赵明诚在担任地方官员期间,二人曾经有过短暂的离别。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创作背景详情»
的诗情,赵明诚则以学者的身份与她共饮琼浆。这句话既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也暗示了她对夫妻间共同的艺术追求和精神交流的珍视。
下片的写法更加含蓄,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她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她用“独自凭栏”来形容自己的孤寂,用“黄昏独自愁”来表达她对丈夫的思念。她将自己比作“蝶恋花”,将丈夫比作“蜂恋蝶”,以此来表达她们之间的爱情和离别之苦。她用“蜂恋蝶”来形容丈夫对她的思念,用“蝶恋花”来形容自己对丈夫的思念,这种比喻既表达了她们之间的深情,又展现了她们之间的默契和相互依存。
整首词以离情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李清照对丈夫的思念和对离别的痛苦。她以纯情的笔致和高雅的格调,将个人的离情融入到了大自然的景色之中,使词作更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这首词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一首展现人类情感和历史的作品,具有深远的意义。
李清照,生于1084年3月13日,死于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是汉族,出生于山东省济南章丘。她是宋代(南北宋之交)的女词人,也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的词作前期多写她悠闲的生活,后期则更多地表达她对自身境遇的悲叹和感伤。她的词作形式上善于运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在论词方面,她强调协律,崇尚典雅,并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理念,反对将词作为诗文的写作方式。
除了词作,李清照也擅长写诗,但留存下来的诗作并不多,其中一部分是感时咏史的作品,情辞慷慨,与她的词风有所不同。
李清照的文集有《易安居士文集》和《易安词》,但已经散佚。后人编纂了《漱玉词》辑本,现在也有《李清照集校注》供人参考。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