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人行》原文赏析

  • rén
    xíng
  • [
    táng
    dài
    ]
  • sān
    yuè
    sān
    tiān
    xīn
    cháng
    ān
    shuǐ
    biān
    duō
    rén
  • tài
    nóng
    yuǎn
    shū
    qiě
    zhēn
    ròu
    yún
  • xiù
    luó
    shàng
    zhào
    chūn
    jīn
    què
    yín
    lín
  • tóu
    shàng
    suǒ
    yǒu
    cuì
    weī
    chuī
    bìn
    chún
  • beì
    hòu
    suǒ
    jiàn
    zhū
    yāo
    wěn
    chèng
    shēn
  • jiù
    zhōng
    yún
    jiāo
    fáng
    qīn
    míng
    guó
    guó
    qín
  • tuó
    zhī
    fēng
    chū
    cuì
    shuǐ
    jīng
    zhī
    pán
    xíng
    lín
  • zhù
    yàn
    jiǔ
    weì
    xià
    luán
    dāo
    qiè
    kōng
    fēn
    guān
  • huáng
    mén
    feī
    dòng
    chén
    chú
    luò
    sòng
    zhēn
  • xiāo
    yín
    gǎn
    guǐ
    shén
    bīn
    cóng
    shí
    yào
    jīn
  • hòu
    lái
    ān
    qūn
    xún
    dāng
    xuān
    xià
    jǐn
    yīn
  • yáng
    huā
    xuě
    luò
    bái
    píng
    qīng
    niǎo
    feī
    xián
    hóng
    jīn
  • zhì
    shǒu
    shì
    jué
    shèn
    jìn
    qián
    chéng
    xiāng
    chēn

原文: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相关标签:唐诗三百首乐府咏叹讽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三月三日的阳春时节,天气清新,长安曲江河畔聚集了许多美人。她们的姿态凝重,神情高远,文静自然,肌肤丰润,胖瘦适中,身材匀称。她们穿着绫花绫罗的衣裳,映衬着暮春的风光,衣裳上镶嵌着金丝绣的孔雀和银丝刺的麒麟。她们头上戴着翡翠玉做的花饰,垂挂在两鬓。在她们的背后,可以看见珠宝镶嵌的裙腰,稳当合身。其中有几位是后妃的亲戚,包括虢国和秦国的两位夫人。翡翠蒸锅端出香喷的紫驼峰,水晶圆盘送来肥美的白鱼鲜。她们捏着犀角筷子久久不动,厨师们忙着切割食材。宦官骑马飞驰,不敢扬起灰尘,御厨络绎不绝地送来海味山珍。笙箫鼓乐缠绵宛转,感动着鬼神,宾客随从满座都是达官贵人。有一个骑马的官人非常骄横,他下马走进帐门,从绣毯上走过。像白雪一样的杨花飘落,覆盖着浮萍,青鸟飞去衔起地上的红丝帕。杨家的气焰很高,权势无与伦比,切勿靠近以免惹怒丞相。

注释:
三月三日:指唐代上巳日,许多长安的士女会在这一天到城南曲江游玩踏青。
态浓:指姿态浓艳。
意远:指神气高远。
淑且真:指淑美而不做作。
肌理细腻:指皮肤细嫩光滑。
骨肉匀:指身材匀称适中。
“绣罗”两句:指用金银线镶绣着孔雀和麒麟的华丽衣裳与暮春的美丽景色相映生辉。
翠微:指薄薄的翡翠片。
微:一本作“为”。
匎叶:一种首饰。
鬓唇:指鬓边。
珠压:指珠按在裙腰上,使其不被风吹起,故下文说“稳当合身”。
腰衱:指裙带。
就中:指其中。
云幕:指宫殿中的云状帷幕。
椒房:指汉代皇后居室,以椒和泥涂壁。后世因称皇后为椒房,皇后家属为椒房亲。
“赐名”句:指天宝七载(748)唐玄宗赐封杨贵妃的大姐为韩国夫人,三姐为虢国夫人,八姐为秦国夫人。
紫驼之峰:即驼峰,是一种珍贵的食品。唐贵族食品中有“驼峰炙”。
釜:古代的一种锅。翠釜,形容锅的色泽 《丽人行》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但在唐朝中期,外戚擅权成为了一个普遍现象。自武后以来,外戚们逐渐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他们通过掌握重要职位和权力,对朝政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现象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和不信任,因为他们认为这种擅权行为违背了唐朝建立的官僚制度和公正原则。

其中,杨国忠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外戚。在天宝十一年(752年)十一月,杨国忠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文部尚书,成为朝廷中的重要人物。他的权势逐渐倾斜朝野,引起了更多人的不满和忧虑。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这首诗应运而生。据推测,这首诗大约是在天宝十二年(753年)的春天创作的。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外戚擅权的不满和对朝政腐败的忧虑。诗中可能包含了对杨国忠及其势力的批评,以及对唐朝政治局势的担忧。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稳定。外戚擅权引发了广泛的社会不满,这也为后来的安史之乱埋下了伏笔。这段历史时期的背景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唐代政治和社会状况的重要线索。 《丽人行》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的描写更是细致入微,用词华丽而生动,展现出宴会的豪华和奢侈。然而,诗人在描写杨国忠时,却用了更加刻薄的笔触。他形容杨国忠的气焰嚣张,无耻放肆,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整首诗没有直接的讽刺语言,但通过描写杨氏兄妹的骄奢淫逸和杨国忠的嚣张态度,诗人巧妙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统治者的荒淫腐朽。诗中的描写场景宏大,色彩鲜艳,同时又富有细腻的笔调,使人在欣赏诗歌的美丽之余,也能感受到其中的讽刺之意。这首诗是一首绝妙的讽刺诗,通过揭露事实,展现出统治者的丑态,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 《丽人行》鉴赏详情»

赏析

)的名字一出,立即给人一种政治腐败、昏庸无能的感觉。这里的“云幕椒房”指的是宫廷内的高级官员和贵族,他们享受着奢华的生活,而普通百姓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种对比使得诗中的讽刺更加深刻。

接下来,诗人又写到了杨家兄妹的荒淫生活。他们整日沉迷于酒色之中,不思进取,不顾国家大事。诗中写道:“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句话既是对杨家兄妹的讽刺,也是对整个社会的警示。诗人通过描写杨家兄妹的生活方式,暗示了君王的昏庸和时政的腐败,以及社会的道德沦丧。

整首诗以杨家兄妹的荒淫生活为线索,通过描写他们的场景和情节,巧妙地表达了对君王和时政的批判。诗人运用了乐府民歌的表现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增强了讽刺的力度。诗中的描写细腻精致,色彩鲜艳,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但同时也透露出了社会的腐朽和邪恶。

总的来说,《丽人行》是一首成功的讽刺诗,通过描写杨家兄妹的荒淫生活,暗示了君王的昏庸和时政的腐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乐府民歌的表现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增强了讽刺的力度。诗中的描写细腻精致,色彩鲜艳,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但同时也透露出了社会的腐朽和邪恶。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成功,也对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批判。 《丽人行》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杜甫的照片
杜甫

杜甫(712-770)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他的字是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他出生在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是汉族。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的诗歌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展现了他高尚的人格。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约有1400余首被保留了下来。他的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杜甫曾居住在成都。后世为了纪念他,在成都建立了杜甫草堂。杜甫的诗歌以其真实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而闻名,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他的诗歌主题广泛,包括政治、社会、自然和人生等方面。他的作品中也包含了对自己个人经历和情感的表达。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他的诗歌不仅在中国广为传诵,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广泛阅读和研究。

猜您喜欢

登岳阳楼

唐代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端午日赐衣

唐代 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一百五日夜对月

唐代 杜甫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仳离放红蕊,想像嚬青蛾。
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

唐代 杜甫

国步犹艰难,兵革未休息。
万方哀嗷嗷,十载供军食。
庶官务割剥,不暇忧反侧。
诛求何多门,贤者贵为德。
韦生富春秋,洞彻有清识。
操持纲纪地,喜见朱丝直。
当令豪夺吏,自此无颜色。
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
挥泪临大江,高天意凄恻。
行行树佳政,慰我深相忆!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唐代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