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建议:
根据以上内容,我给出的教学建议如下:
1. 在课前,教师可以查阅课文中涉及的科学常识,并布置学生课前作业,让学生自己搜集相关资料,回答问题,如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一天之中有无变化?为什么早晨太阳看起来大些,中午却看起来小?为什么早晨感觉凉些,中午热些?
2. 本文中古今字义不同是学生阅读理解的难点,建议分三步解决。首先,学生在读通课文后,根据注释初步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对于学生不懂的,教师可以稍作点拨,使学生能贯通上下文。其次,反复诵读,理解故事的内容。最后,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3. 这个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一下读了这篇课文想到些什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从多种角度有所感悟。例如,两小儿喜欢探索,精神可嘉;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结果就不一样;孔子能正确对待小儿提出的问题,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
4. 学习文言文,反复诵读是最主要的方法。学习本文仍应注重指导朗读。朗读本文时,可以按照提示读好句中的停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
最后,对于文章结尾,教师应让学生知道,许多自然现象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些普通的科学常识,但在古代由于科技不发达是难以解开的谜,所以孔子“不能决”是可以理解的。可见宇宙之大,知识之广,上下纵横,虽智者也不能事事尽知。孔子没有“强不知以为知”,而是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因此,在教学时不要把两小儿笑话孔子作为主旨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