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这首诗以凯风吹彼棘心开篇,比喻母亲的抚育之恩如温暖的南风,将自己和兄弟们小时候比作酸枣树的嫩芽。诗人认为自己和兄弟们能够健康成长,完全是母亲辛勤哺育的结果。七个儿子一个一个长大成人,但诗人却自责自称不孝儿,总觉得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与母亲的养育之恩相比,还差得很远很远,无以为报。
从第三章开始,诗人又以寒泉比喻母亲,以黄鸟比喻自己和兄弟们。寒泉在地下流淌,滋养着浚人。母亲生养了七个儿子,至今还如此劳苦,让作为儿子的诗人如何心安?黄鸟鸣叫得清丽婉转,尚且如此悦耳动听,为什么七个儿子却不能抚慰母亲那颗饱受孤苦的心呢?
诗的前两章的前两句以凯风吹棘心、棘薪来比喻母亲养育七个儿子。凯风是夏天长养万物的风,用来比喻母亲。棘心指的是酸枣树初发芽时心赤,喻儿子初生。棘薪则指的是酸枣树长到可以当柴烧,比喻儿子已经成长。后两句一方面强调母亲抚养儿子的辛劳,另一方面表达了兄弟们对自己不成材的自责。诗以平直的语言传达出孝子婉曲的心意。
诗的后两章以寒泉和黄鸟作比兴。寒泉在浚邑,水冬夏常冷,适合夏天饮用,人们喝了觉得甘美;而黄鸟清和宛转,鸣于夏木,人们听了觉得赏心悦目。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暗示自己和兄弟们不能安慰母亲的心。
整首诗通过比喻和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激和自责,展现了孝子的心意。诗人用平实的语言,传达出深深的情感和内心的矛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母亲的敬爱和愧疚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