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风》原文赏析

  • kǎi
    fēng
  • [
    xiān
    qín
    ]
    míng
  • kǎi
    fēng
    nán
    chuī
    xīn
    xīn
    yāo
    yāo
    shì
    láo
  • kǎi
    fēng
    nán
    chuī
    xīn
    shì
    shèng
    shàn
    lìng
    rén
  • yuán
    yǒu
    hán
    quán
    zài
    jùn
    zhī
    xià
    yǒu
    rén
    shì
    láo
  • huáng
    niǎo
    zài
    hǎo
    yīn
    yǒu
    rén
    weì
    xīn

原文: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相关标签:诗经赞美母亲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和风煦煦自南方,吹在枣树嫩芽上。枣树芽心嫩又壮,母亲养儿辛苦忙。
温暖的南风从南方吹来,吹拂在酸枣树的嫩芽上。酸枣树的芽心嫩又壮,母亲辛苦地养育着孩子。

和风煦煦自南方,枣树成柴风吹长。母亲明理又善良,儿子不好不怨娘。
温暖的南风从南方吹来,酸枣树长成了柴火。母亲明理又善良,儿子不好也不怨恨母亲。

寒泉之水透骨凉,源头就在浚邑旁。母亲养育儿七个,儿子长成累坏娘。
寒泉的水冰凉透骨,源头就在浚邑旁边。母亲养育了七个孩子,儿子长大了却让母亲疲惫不堪。

黄雀婉转在鸣唱,悦耳动听真嘹亮。母亲养育儿七个,难慰母亲不应当。
黄雀优美地鸣唱着,动听而清脆。母亲养育了七个孩子,难以安慰母亲的心情是不应该的。

注释:
凯风:和风。一说南风,夏天的风。这里喻母爱。
棘心:酸枣树初发的嫩芽。这里喻子女。
夭夭:树木嫩壮貌。
劬劳:操劳。劬,辛苦。
棘薪:长到可以当柴烧的酸枣树。这里比喻子女已长大。
圣善:明理而有美德。
令:善,好。
爰:何处。一说发语词,无义。寒泉:卫地水名,冬夏常冷。
浚:卫国地名。
睍睆:犹“间关”,鸟儿宛转的鸣叫声。一说美丽,好看。黄鸟:黄雀。
载:传载,载送。 《凯风》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邶风·凯风》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首名篇,关于它的创作背景存在不同的说法。根据《毛诗序》的观点,这首诗是赞美孝子的作品。它表达了儿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以及对母亲辛勤养育之恩的赞美。这种观点认为,诗人通过歌颂孝子的美德,传达了儿子对母亲的深深敬爱和感激之情。

然而,闻一多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邶风·凯风》实际上是一首“名为慰母,实为谏父”的诗。在这种解读下,诗人通过歌颂母亲的美德,实际上是在间接地批评父亲的不负责任和冷漠。诗中的儿子表达了对父亲的不满和愤怒,同时也表达了对母亲的安慰和支持。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邶风·凯风》是一首悼念亡母的诗。这种解读认为,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和哀悼之情。诗人通过描绘母亲的形象和回忆,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痛苦的心情。

而现代学者则普遍认为,《邶风·凯风》是一首儿子歌颂母亲并自责的诗。诗人通过歌颂母亲的美德和辛勤养育之恩,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同时,诗人也自责自己未能尽到孝道,对母亲的养育之恩心存愧疚。

总的来说,《邶风·凯风》的创作背景存在多种说法。无论是赞美孝子、慰母谏父、悼念亡母还是自责歌颂母亲,这首诗都展现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敬爱之情。它通过歌颂母亲的美德和辛勤养育之恩,传达了儿子对母亲的深情厚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孝道不足的自责和愧疚之情。这使得《邶风·凯风》成为了一首感人至深、意蕴丰富的古代诗歌名篇。 《凯风》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这首诗以凯风吹彼棘心开篇,比喻母亲的抚育之恩如温暖的南风,将自己和兄弟们小时候比作酸枣树的嫩芽。诗人认为自己和兄弟们能够健康成长,完全是母亲辛勤哺育的结果。七个儿子一个一个长大成人,但诗人却自责自称不孝儿,总觉得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与母亲的养育之恩相比,还差得很远很远,无以为报。

从第三章开始,诗人又以寒泉比喻母亲,以黄鸟比喻自己和兄弟们。寒泉在地下流淌,滋养着浚人。母亲生养了七个儿子,至今还如此劳苦,让作为儿子的诗人如何心安?黄鸟鸣叫得清丽婉转,尚且如此悦耳动听,为什么七个儿子却不能抚慰母亲那颗饱受孤苦的心呢?

诗的前两章的前两句以凯风吹棘心、棘薪来比喻母亲养育七个儿子。凯风是夏天长养万物的风,用来比喻母亲。棘心指的是酸枣树初发芽时心赤,喻儿子初生。棘薪则指的是酸枣树长到可以当柴烧,比喻儿子已经成长。后两句一方面强调母亲抚养儿子的辛劳,另一方面表达了兄弟们对自己不成材的自责。诗以平直的语言传达出孝子婉曲的心意。

诗的后两章以寒泉和黄鸟作比兴。寒泉在浚邑,水冬夏常冷,适合夏天饮用,人们喝了觉得甘美;而黄鸟清和宛转,鸣于夏木,人们听了觉得赏心悦目。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暗示自己和兄弟们不能安慰母亲的心。

整首诗通过比喻和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激和自责,展现了孝子的心意。诗人用平实的语言,传达出深深的情感和内心的矛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母亲的敬爱和愧疚之情。 《凯风》鉴赏详情»

猜您喜欢

螽斯

先秦 佚名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精卫填海

先秦 佚名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富贵不能淫

先秦 佚名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