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七言 / 秋风词》原文赏析

  • sān
    yán
    /
    qiū
    fēng
  • [
    táng
    dài
    ]
    bái
  • qiū
    fēng
    qīng
    qiū
    yuè
    míng
  • luò
    hái
    sàn
    hán
    jīng
  • xiāng
    xiāng
    jiàn
    zhī
    shí
    nán
    weí
    qíng
  • xiāng
    mén
    zhī
    xiāng
  • cháng
    xiāng
    cháng
    xiāng
    duǎn
    xiāng
    qióng
  • zǎo
    zhī
    bàn
    rén
    xīn
    dāng
    chū
    xiāng
    shí

原文: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相关标签:秋天抒情思念

译文及注释

译文:秋风凄清,秋月明朗。风中的落叶时而聚集时而扬散,寒鸦本已栖息也被这声响惊起。盼着你我能再相见,却不知在什么时候,此时此刻实在难耐心中的孤独悲伤,叫我情何以堪。如果有人也如我这般思念过一个人,就会明白这种相思之苦。想起你的时候数不胜数,孤单的时候则陷入了更加漫长无休无止的相思中。早知道如此牵绊我的心,不如当初不相识。

注释:落叶聚还(huán)散:写落叶在风中时而聚集时而扬散的情景。
寒鸦:《本草纲目》中称冬天尤为盛行的鸟类。
绊(bàn):牵绊,牵扯,牵挂。 《三五七言 / 秋风词》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根据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这首诗据说是在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创作的。有人认为这首诗是早于李白的郑世翼所作,但也有很多人持反对意见。严羽在《沧浪诗话》的《诗体》一章中提到:“有三五七言。”他在注释中说:“从三言开始,最后以七言结尾,隋朝时期的郑世翼有这样的诗。”郭绍虞在校释中说:“沧浪所谓郑世翼有三五七言,不知道有什么依据。根据《诗人玉屑》的记载,没有‘秋风清’以下的句子,所以应该以《玉屑》为准。‘秋风清’等等,见于《李太白集》,应该是李白的作品。”对于李白的《三五七言》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清乾隆帝选的《唐宋诗醇》认为,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思念之情无法停止,所以写下了这首诗,解读为李白思念家乡亲人的作品。如果将这首诗放入李白全部作品中进行综合的宏观考察,从李白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李白作诗的内在规律和一般特点等角度来看,就会发现,李白这首诗原本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言情作品,主题是闺中望远。 《三五七言 / 秋风词》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这首诗以深秋的夜晚为背景,描绘了诗人望见高悬天空的明月和栖息在已经落完叶子的树上的寒鸦的情景。诗人可能正在思念一个旧时的恋人,这种情景让他感到悲伤和无奈。整首诗通过描绘秋风、秋月、落叶和寒鸦来烘托出悲凉的氛围,加上诗人的奇丽想象和对自己内心的完美刻画,使整首诗显得凄婉动人。

诗中的“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表达了夜深时风清月明的景象,但也透露出秋意的萧条和无奈。叶子落下后又聚集,寒鸦栖息时又被惊飞,这些景象都引起了诗人的思考和感慨。

诗人在夜晚感叹秋意的凄凉,思念的情感无法自由驰骋。孤独的寒鸦栖息在枝头,不知是夜色过黑还是风过寂,诗人的心也因此而惊动。秋风、秋月、落叶和寒鸦都是引人心生悲凉之物象,通过拟人的手法,诗人将秋意的凄紧和萧条的气氛生动地展现出来。闭上眼睛凝神,仿佛能看到一个背影寂寥、心事重重的人在枝下默默地站着,秋气更增添了几分萧条。

诗人颔首远眺,叹息秋意盛起,寒鸦独自栖息在枝头。回忆起一段情事,诗人将深深的思念刻骨铭心地表达出来,每个字都充满了寒冷的情感。诗中的“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表达了诗人对旧时光的思念和对再次相见的渴望,但又感叹此时此刻的无奈和难以承受的情感。

整首诗以萧索的秋意为背景,渲染了诗人忆情情不得的无奈心境。读到这里,读者不禁感叹其中的悲凉之意。曾经深爱相伴的女子如今再也无法相见,天涯隔人,诗人对她的思念之深只有自己知道。夜凉如秋,因为心中充满了相思,夜晚也变得难以度过,情感也变得难以忍受。诗人通过完美的内心刻画,使整首诗显得凄怨悠远,哀怨如诉,从中可以感受到无尽的相思之情和无奈之苦。

诗题只提到了“三五七言”,没有涉及诗歌内容的主题,可见诗人的创作意图主要是注重作品的形式特征,只要满足全篇两句三言、两句五言、两句七言的体式要求就能成诗。可以说,诗题中已经包含了明确的诗体形式内涵。 《三五七言 / 秋风词》鉴赏详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照片
李白

根据提供的内容,以下是对李白的整理补充,包括出生和死亡信息: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祖籍据待考,但出生地为西域碎叶城。在他4岁时,他随父亲迁往剑南道绵州。

李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文作品超过千余篇,其中包括许多经典之作。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情感激昂为特点,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爱情的热情追求。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的诗文集《李太白集》流传至今。这本集子收录了他的许多著名作品,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762年,李白因病去世,享年61岁。他的墓地位于今天的安徽当涂,而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也有纪念馆来纪念他的卓越贡献。李白的逝世给文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诗歌作品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猜您喜欢

送友人

唐代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赠汪伦

唐代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渡荆门送别

唐代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