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根据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这首诗据说是在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创作的。有人认为这首诗是早于李白的郑世翼所作,但也有很多人持反对意见。严羽在《沧浪诗话》的《诗体》一章中提到:“有三五七言。”他在注释中说:“从三言开始,最后以七言结尾,隋朝时期的郑世翼有这样的诗。”郭绍虞在校释中说:“沧浪所谓郑世翼有三五七言,不知道有什么依据。根据《诗人玉屑》的记载,没有‘秋风清’以下的句子,所以应该以《玉屑》为准。‘秋风清’等等,见于《李太白集》,应该是李白的作品。”对于李白的《三五七言》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清乾隆帝选的《唐宋诗醇》认为,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思念之情无法停止,所以写下了这首诗,解读为李白思念家乡亲人的作品。如果将这首诗放入李白全部作品中进行综合的宏观考察,从李白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李白作诗的内在规律和一般特点等角度来看,就会发现,李白这首诗原本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言情作品,主题是闺中望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