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封他的叔父成师于曲沃,并号为桓叔。然而,公元前738年,晋大臣潘父杀死了晋昭侯,并计划立桓叔为新君。然而,当桓叔试图进入晋都时,晋人却发动了进攻。桓叔无法抵挡,只能败回曲沃,而潘父也被杀。在这场政治斗争即将爆发之前,作者对当时的局势感到深深的触动,因此写下了这首诗。
诗文: 扬之水,不流束楚。终鲜兄弟,维予与女。无信人之言,人实诳女。扬之水,不流束薪。终鲜兄弟,维予二人。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