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的赏析二

赏析二
组统一的力量。最后一句欲待燃犀向潭水深处探着则是表达了作者对于爱国抗敌事业的渴望和期待。整个上片通过清晰的线索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存亡的关切和对于统一力量的渴望。

下片则是以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处境的无奈和对于时局的失望。作者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静谧和宁静,与自己内心的不安和痛苦形成鲜明的对比。他感叹自己的壮志难酬,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只能困居高卧,隐退思考。这种消极思想的产生,是与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南宋小朝廷的软弱无能和对于爱国抗敌力量的打压,使得统一中原的伟大事业无法实现,这也导致了辛弃疾的隐退思想的产生。

整首词的特点在于线索清晰,表达直接。作者通过对于景物的描写和对于自己处境的思考,展现了他对于国家存亡和统一力量的关切和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时局的失望和无奈。这首词不仅展现了辛弃疾的爱国情怀,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环境。


诗文: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相关标签:宋词三百首豪放山水壮志忧愤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