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的赏析二

赏析二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中秋赏月的绝句。诗人通过比喻和联想的修辞手法,以桂花为主题,表达了对中秋佳节赏月之情。

首句“玉颗珊珊下月轮”描绘了桂花像是从月亮上掉下来一样的场景,明确了诗人所处的时间是中秋之夜,为全诗营造了轻松、联想的氛围。

接着,“殿前拾得露华新”诗人捡起殿前的桂花,桂花的颜色洁白而新鲜,表达了诗人享受中秋之夜景色的心情,也暗示了诗人此时在人生道路上是顺畅的。

然后,“至今不会天中事”通过传说透露出了诗人对桂花的怜惜,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表明了诗人热爱自然,怜惜自然。

最后,“应是嫦娥掷与人”感叹桂花飘落是因为传说中的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通过丰富的联想,烘托出诗人拥有包含万事万物的心境。

整首诗描绘了桂花的景象,桂花洁白如玉,在月光的映衬下更加晶莹,捡起桂花还带着露水,更加滋润。诗人联想到嫦娥撒下桂花给人间,展现了诗人对中秋佳节玩月的全情投入,以小见大,给人以启发。

综合来看,这首诗以中秋赏月为主题,通过描写桂花和联想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中秋佳节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怜惜之情。整首诗轻松自在,没有凄凉和忧愁的情绪,给人以愉悦的感觉。读者通过这首诗,可以了解到中秋佳节的民俗习俗,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人对中秋的浓厚兴趣和联想。


诗文: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相关标签:小学古诗中秋节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