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吕本中的诗词以构思精巧见长,大多写得词浅意深,别有风味。他的艺术风格在词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如《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减字木兰花(去年今夜)》、《菩萨蛮(高楼只在斜阳里)》等词中,都鲜明地表现了他的艺术风格。
在这些词中,上片以“似”与“不似”写梅与雪交相辉映的奇绝之景。梅花与飞雪同时出现的情景下,诗人常常将它们联系起来。梅花和雪花形相似、色相近,而质相异,神相别。在本词中,词人在写了“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之后,即拔起一笔:“似和不似都奇绝”。在朦胧月色之中,雪白梅洁,暗香浮动,这确实是一种奇妙的境界。
词人认为月下奇景是“恼人”的,即“撩人”。他没有直接回答为什么会撩拨起人的心事,只是含糊地说:“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词人在此处设下了悬念,令人揣想。
吕本中的词与江淹的《恨赋》和李白的《渌水曲》有相似之处。江淹的《恨赋》中有句“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李白的《渌水曲》中有句“渌水明秋日,南湖采白蘋。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这些诗都描述了春天的美景,但反而增加了诗人的愁思之情。
总的来说,吕本中的诗词构思精巧,词浅意深,别具风味。他的艺术风格在词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尤其是在描写梅与雪交相辉映的奇绝景象时。他巧妙地运用“似”与“不似”来表达梅花与雪花的相似与不同,创造出一种奇妙的境界。同时,他将月下奇景描述为“恼人”的,增加了诗词的神秘感。与江淹和李白的作品相比,吕本中的词也有相似之处,都表达了诗人在美景中的愁思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