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这雪像梅花一样洁白,那梅花又像雪一般晶莹,无论是像,还是不像,都是一样的绝美。可这绝美的雪与梅,却勾起我的愁思。这愁思,有谁能知道呢?只有南楼上的明月是我的见证。
记得往年,也是这样时节,我却是和你一起踏雪寻梅,那明月照着我们俩,时间流逝,人亦渐老,事也成了旧事,没人再提了!我醉了又醒,醒了又醉,却是为了谁?唉,直到现在,我还在悔恨,悔恨当初那样轻易地离开了你!
注释:雪似梅花:唐东方虬《春雪》:“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这句诗形容春天下雪,雪花飘落时像花儿绽放一样美丽)
梅花似雪:古乐府:“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这句诗形容梅花的美丽,虽然看起来像雪,但不知道它还有芬芳的香气)
阿谁:谁,何人。
去年:往年。
《踏莎行·雪似梅花》译文及注释详情»
吕本中的这首词以别恨为主题,情感与景物相互交融,自然而然地融为一体。尤其是两阕的末句,给人以警示和启示。这种艺术手法就像是画龙一样,云彩翻卷之间,龙的身影时隐时现,给人以一种神秘感。最后,词的开头点睛之笔,使得整首词中的龙既显得身姿健美,又透露出一种神奇的韵味。 《踏莎行·雪似梅花》简评详情»
吕本中的诗词以构思精巧见长,大多写得词浅意深,别有风味。他的艺术风格在词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如《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减字木兰花(去年今夜)》、《菩萨蛮(高楼只在斜阳里)》等词中,都鲜明地表现了他的艺术风格。
在这些词中,上片以“似”与“不似”写梅与雪交相辉映的奇绝之景。梅花与飞雪同时出现的情景下,诗人常常将它们联系起来。梅花和雪花形相似、色相近,而质相异,神相别。在本词中,词人在写了“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之后,即拔起一笔:“似和不似都奇绝”。在朦胧月色之中,雪白梅洁,暗香浮动,这确实是一种奇妙的境界。
词人认为月下奇景是“恼人”的,即“撩人”。他没有直接回答为什么会撩拨起人的心事,只是含糊地说:“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词人在此处设下了悬念,令人揣想。
吕本中的词与江淹的《恨赋》和李白的《渌水曲》有相似之处。江淹的《恨赋》中有句“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李白的《渌水曲》中有句“渌水明秋日,南湖采白蘋。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这些诗都描述了春天的美景,但反而增加了诗人的愁思之情。
总的来说,吕本中的诗词构思精巧,词浅意深,别具风味。他的艺术风格在词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尤其是在描写梅与雪交相辉映的奇绝景象时。他巧妙地运用“似”与“不似”来表达梅花与雪花的相似与不同,创造出一种奇妙的境界。同时,他将月下奇景描述为“恼人”的,增加了诗词的神秘感。与江淹和李白的作品相比,吕本中的词也有相似之处,都表达了诗人在美景中的愁思之情。
《踏莎行·雪似梅花》赏析详情»
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寿州人,是一位诗人、词人和道学家。他的诗歌风格属于江西派。他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作品。虽然他的词作品没有传世,但现代学者赵万里在《校辑宋金元人词》中辑录了他的《紫微词》和《全宋词》,共收录了他的27首词作品。吕本中的诗作数量较大,约有120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