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蓟门的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登上燕台眺望不禁感到震惊,笳鼓喧闹之地原是汉将兵营。
登上燕台,俯瞰四周景色,不禁感到震惊,原来这里曾是汉朝将士驻扎的地方,曾经笳鼓喧闹。

万里积雪笼罩着冷冽的寒光,边塞的曙光映照着旌旗飘动。
边塞地区积雪厚重,寒光四溢,边塞的曙光照亮了旌旗飘扬的景象。

战场烽火连天遮掩边塞明月,南渤海北云山拱卫着蓟门城。
战场上的烽火连绵不断,遮掩了边塞的明月,南渤海和北云山环抱着蓟门城,守卫着这座城池。

少年时虽不像班超投笔从戎,论功名我想学终军自愿请缨。
虽然年少时没有像班超那样放弃文职从军,但我渴望通过战功来争取功名,愿意自愿请缨加入军队。

注释:
蓟门:在今北京西南,唐时属范阳道所辖,是唐朝屯驻重兵之地。
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以泛指平卢、范阳这一带。客:诗人自称。
笳:汉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类似于笛子的管乐器,此处代指号角。
三边:古称幽、并、凉为三边。这里泛指当时东北、北方、西北边防地带。危旌:高扬的旗帜。
烽火:古代用于军事通信的设施,遇敌情时点燃狼粪,以传警报。
投笔吏:汉人班超家贫,常为官府抄书以谋生,曾投笔叹曰:“大丈夫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后终以公封定远侯。
论功:指论功行封。请长缨:汉人终军曾自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后被南越相所杀,年仅二十余。
一去:一作“一望”。
危旌:高扬的旗帜。
请长缨:汉终军曾自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心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后被南越相所杀,年仅二十余。缨:绳。


诗文: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笳鼓 一作:箫鼓)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相关标签:唐诗三百首冬天边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