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寄稼轩承旨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辛弃疾在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担任浙东安抚使时,邀请刘过到绍兴府相会的情景。然而,由于刘过有事无法赴约,他在杭州写下了这首词作为答复。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辛弃疾和刘过之间的友谊和交往。辛弃疾作为浙东安抚使,拥有一定的权力和地位,他邀请刘过到绍兴府相会,可能是为了商讨重要事务或者共同享受文化艺术。然而,由于刘过的一些原因,他无法按时赴约。

面对刘过的无法赴约,辛弃疾感到失望和遗憾。他在杭州写下了这首词,表达了自己对刘过的思念和期待。这首词可能是辛弃疾对刘过的一种告白和表达友谊的方式。通过这首词,辛弃疾希望能够传达自己的心情和情感,同时也希望刘过能够理解和回应。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反映了辛弃疾和刘过之间的深厚友谊和交往。他们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不仅仅是工作上的合作,更是一种情感上的交流和支持。这首词也展示了辛弃疾对刘过的深情厚意和对友谊的珍视。通过这首词,辛弃疾希望能够加深和巩固与刘过的友谊,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刘过的敬意和赞美。

总之,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辛弃疾在担任浙东安抚使期间邀请刘过相会的情景。尽管刘过因事无法赴约,辛弃疾通过这首词表达了自己的思念和期待,展示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和情感交流。这首词不仅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更是辛弃疾对刘过的敬意和赞美。


诗文: 寄辛承旨。时承旨招,不赴。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
白云天竺去来,图画里、峥嵘楼观开。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相关标签:豪放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