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这首词以宗泽为主题,通过对宗泽的赞美和对当时沦陷区义军的问题的思考,表达了对国家安危存亡的关切和对收复失地的热切愿望。
词的开头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这个问题引起了读者的注意,使得词的开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接着,词中回顾了宗泽在南、北宋之际对待义军的正确立场和措施,以及他成功驾驭义军壮大抗金力量的事例。这部分内容展示了宗泽的威望和成就,强调了正确对待义军的重要性。
然后,词作者指出了当时北方金人统治地区仍有义军活动,特别是红袄军力量最大。然而,朝廷却不信任他们,将他们视为危险的存在。作者批判了朝廷的昏聩无能,用《魏书。彭城王勰传》的典故来形容投降派的愚蠢。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正确对待义军的呼吁和对投降派的批评。
在下片中,词的情感变得波澜起伏,一会儿奇峰突兀,一会儿陡转直下,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沉郁和凝重。他提到了两淮地区的萧瑟景象,询问当年宗泽去世后是否有人继承他的遗志。这部分内容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局势的忧虑和对接班人的期待。
最后,词以希望陈子华到真州效法宗泽,使京东路的豪杰欢欣鼓舞,收复、安定齐鲁北方失地为结尾。这部分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勉励和对国家前景的乐观展望。
整首词通过对宗泽的赞美和对当时局势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和对收复失地的热切愿望。同时,词的结构和情感变化也使得词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