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向北眺望通往中原的路,试着议论议论,这一场恢复中原的大事,该怎么嘱咐?记得太行山王善、杨进聚众百万,曾经接受东京留守宗泽驾驭。现在朝廷对义兵左右为难就象握着毒蛇骑着老虎。你到京东路去义军领袖会高兴,料想他们一定会放下武器拜你为父。谈笑间,平定齐鲁。
黄河两岸一派萧条只见乱跑的狐兔,试问当年、祖逖离开这里后,还有人来过否?多少在建业新亭洒泪的士大夫,谁真正想到过中原那一大块国土?算起来恢复大业必须由适当的人来做。应该笑象我等书生心里胆怯,向车中、关闭起来象新媳妇。空空地目送,边塞的鸿雁飞去。
注释:
平章:议论,筹划。公事:指对金作战的国家大事。
分付:安排,处理。
把作:当作。握蛇骑虎:比喻危险。
真吾父:用郭子仪事。郭子仪曾仅率数十骑入回纥大营,回纥首领马而拜,说:“真吾父也。”
两河:指河北东路、西路,当时为金统治区。狐兔:指敌人。
祖生:祖逖。这里指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宗泽、岳飞等。
新亭:用新亭对泣事。块土:犹言国土。
《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南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地点是建阳县(今属福建省)。主人公刘克庄是当地的知县,当时年仅三十六岁。他的朋友陈韡(字子华)原本是仓部员外郎,后来调任真州,并兼任淮南东路提点刑狱。陈韡在前往真州的途中经过建阳县。真州位于长江北岸,是当时宋金对峙前线的重要地区。在刘克庄送别陈子华时,他写下了这首词。 《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创作背景详情»
这首词以宗泽为主题,通过对宗泽的赞美和对当时沦陷区义军的问题的思考,表达了对国家安危存亡的关切和对收复失地的热切愿望。
词的开头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这个问题引起了读者的注意,使得词的开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接着,词中回顾了宗泽在南、北宋之际对待义军的正确立场和措施,以及他成功驾驭义军壮大抗金力量的事例。这部分内容展示了宗泽的威望和成就,强调了正确对待义军的重要性。
然后,词作者指出了当时北方金人统治地区仍有义军活动,特别是红袄军力量最大。然而,朝廷却不信任他们,将他们视为危险的存在。作者批判了朝廷的昏聩无能,用《魏书。彭城王勰传》的典故来形容投降派的愚蠢。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正确对待义军的呼吁和对投降派的批评。
在下片中,词的情感变得波澜起伏,一会儿奇峰突兀,一会儿陡转直下,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沉郁和凝重。他提到了两淮地区的萧瑟景象,询问当年宗泽去世后是否有人继承他的遗志。这部分内容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局势的忧虑和对接班人的期待。
最后,词以希望陈子华到真州效法宗泽,使京东路的豪杰欢欣鼓舞,收复、安定齐鲁北方失地为结尾。这部分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勉励和对国家前景的乐观展望。
整首词通过对宗泽的赞美和对当时局势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和对收复失地的热切愿望。同时,词的结构和情感变化也使得词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赏析详情»
《赏析二》是对一首词的赏析。这首词以问句作为开篇,通过描述南宋朝野两种不同主张的人士,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危机的忧虑和无奈。接着,作者通过回溯历史,对比当年宋军的伟绩和现今朝廷的窘境,表达了对历史的钦慕和对现实的感叹。在接下来的几句中,作者鼓舞朋友坚持联合北方义军共同抗侮、收复失地。下阕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悲愤情绪,指责那些南渡后只顾自身安危的统治者,呼唤陈子华效仿祖逖,为中原统一建功立业。最后,作者自嘲自己的无用,感叹报国无路。整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报国事业的期望,展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 《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赏析二详情»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谓车中曰:‘吾欲闭置如新妇。’”项羽是楚汉战争时期的楚国将领,他在战争中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但最终失败于刘邦的手下。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项羽在战争失败后的心情,比喻他感到羞愧和懊悔。
用意:这个典故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失败后感到羞愧和懊悔,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种情况下感到尴尬和不知所措。
《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典故详情»
刘克庄(1187~1269),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他是宋末文坛的领袖,也是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其词风豪迈慷慨。他是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最大的一位。
刘克庄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并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他在辞赋创作中注重形式的变化和创新,提倡以意境为主导,强调诗歌的表达力和感染力。他的辞赋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抒发社会时事为主题,既有豪放激昂的作品,也有细腻婉约的作品。
刘克庄的诗歌作品以豪放慷慨著称,他的词作则更加富有个人情感和社会关怀。他的词风独特,既有豪放激昂的作品,也有细腻婉约的作品。他的词作在南宋文坛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刘克庄的诗论思想也具有重要意义。他提出了“诗以言志,词以言情”的观点,强调诗歌和词作的表达功能。他还提出了“诗以意为主,辞以文为辅”的理论,强调诗歌的意境和辞藻的运用。他的诗论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和理论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根据以上内容,可以补充刘克庄的出生和死亡年份为1187年和126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