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牡丹》原文赏析

  • zhāo
    jūn
    yuàn
    ·
    dān
  • [
    sòng
    dài
    ]
    liú
    zhuāng
  • céng
    kàn
    luò
    yáng
    jiù
    zhī
    yáo
    huáng
    ruò
    guǎng
    广
    líng
    huā
    tài
    kuī
  • jiù
    wáng
    hóu
    yuán
    jīn
    jīng
    zhēn
    jūn
    shuō
    zhōng
    zhōu
    huā
    chóu

原文: 曾看洛阳旧谱,只许姚黄独步。若比广陵花,太亏他。
旧日王侯园圃,今日荆榛狐兔。君莫说中州,怕花愁。


相关标签:宋词精选婉约写花抒怀写景昭君怨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中,我曾经见到过你。文章中说只有洛阳的姚黄才是独步天下的名花。(现在)与芍药和琼花相比,真是亏待了你。
昔日你生长在花圃中,王侯将相争相观赏,如今花圃荆棘丛生,你与狐兔相伴。请不要说起中州的惨境,恐怕花也要哀愁。

注释:昭君怨:词牌名,又名《宴西园》《一痕沙》。四十字,全阕四换韵,两仄两平递转,上下片同。
洛阳旧谱:古代洛阳盛产牡丹,故“洛阳旧谱”指牡丹谱之类的书。
姚黄:牡丹珍贵品种之一,被誉为花王,北宋时十分名贵。欧阳修《洛阳牡丹记·风俗记第三》记载道:“姚黄者,千叶黄花,出于民姚氏家。”又云:“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出于魏相仁溥家。”
广陵花:指芍药和琼花。广陵:地名,在今扬州,古时以产芍药闻名。
亏:委屈。
旧日王侯园圃(pǔ),今日荆榛(zhēn)狐兔:旧时王侯的园圃长满了荆榛,狐狸、兔子乱窜。荆榛:荆棘;狐兔:暗喻敌兵。
中州: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带,时在金人占领之下。 《昭君怨·牡丹》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北宋末年,徽钦二帝被金国侵略,被迫北行,而诸后妃也不得不相随,沦落金邦。这一切的屈辱和痛苦深深触动了南宋的爱国诗人们。生活在南宋末年的词人们,深感朝廷的腐败和国家的衰落,他们看到了报国无门的现实。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以牡丹为象征,表达了他们对国家衰败的愤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牡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之一,被词人们用来寄托他们的爱国情怀。牡丹花美丽而娇艳,但同时也坚强而顽强,正如词人们对国家的期望和希望。他们希望国家能够像牡丹一样,经历磨难后依然能够焕发出自己的光芒。

在这首词中,词人以牡丹为主题,表达了他们对国家衰败的愤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词人们深感国家的衰落和朝廷的腐败,他们看到了国家的危机和民众的苦难。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词作,唤起人们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国家前途的思考。

这首词以牡丹为象征,通过描绘牡丹的美丽和坚强,表达了词人们对国家的期望和希望。词人们希望国家能够像牡丹一样,经历磨难后依然能够焕发出自己的光芒。他们希望国家能够摆脱腐败和衰落的困境,重新崛起,恢复昔日的辉煌。

这首词以牡丹为象征,抒发了词人们对国家衰败的愤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词人们深感国家的衰落和朝廷的腐败,他们看到了国家的危机和民众的苦难。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词作,唤起人们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国家前途的思考。他们希望国家能够像牡丹一样,经历磨难后依然能够焕发出自己的光芒,重新崛起,恢复昔日的辉煌。 《昭君怨·牡丹》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一首词《牡丹亭·怕花愁》进行了分析和解读。词人在写牡丹时,与大多数词人不同,不仅赞美其雍容华贵,还表达了对牡丹不幸命运的同情和忧国伤时之情。

在上片中,词人通过描写牡丹的身世,以及牡丹与其他名花的对比,表达了对牡丹命运的同情和对朝廷当政者的怨愤。词中提到的姚黄魏紫是当时牡丹中的名贵品种,而牡丹却沦落于敌人的铁蹄下,成为朝廷孱弱的牺牲品。这种描写不仅表现了对牡丹的同情,也反映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在下片中,词人通过描绘国破家亡后中州的惨象,以及牡丹与荒烟衰草、荆榛狐兔相伴的命运,进一步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中州的怀念。词人的忧国之心和离黍之哀通过这些形象的描写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整首词构思精妙,对比鲜明,感情深沉,达意委婉。词人通过咏牡丹的方式,表达了对国家人民命运的关注和爱国热情。这首词不仅具有叙事和议论的特点,还融入了抒情的元素,结构严谨,层层相扣。

通过这篇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牡丹亭·怕花愁》这首词的内涵和艺术价值。词人通过对牡丹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中州的怀念,展现了对国家人民的关怀和爱国热情。 《昭君怨·牡丹》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刘克庄的照片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他是宋末文坛的领袖,也是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其词风豪迈慷慨。他是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最大的一位。

刘克庄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并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他在辞赋创作中注重形式的变化和创新,提倡以意境为主导,强调诗歌的表达力和感染力。他的辞赋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抒发社会时事为主题,既有豪放激昂的作品,也有细腻婉约的作品。

刘克庄的诗歌作品以豪放慷慨著称,他的词作则更加富有个人情感和社会关怀。他的词风独特,既有豪放激昂的作品,也有细腻婉约的作品。他的词作在南宋文坛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刘克庄的诗论思想也具有重要意义。他提出了“诗以言志,词以言情”的观点,强调诗歌和词作的表达功能。他还提出了“诗以意为主,辞以文为辅”的理论,强调诗歌的意境和辞藻的运用。他的诗论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和理论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根据以上内容,可以补充刘克庄的出生和死亡年份为1187年和1269年。

猜您喜欢

买花 / 牡丹

唐代 白居易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牡丹

唐代 罗隐

艳多烟重欲开难,红蕊当心一抹檀。公子醉归灯下见,
美人朝插镜中看。当庭始觉春风贵,带雨方知国色寒。
日晚更将何所似,太真无力凭阑干。

牡丹

唐代 柳浑

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窠。
今朝始得分明见,也共戎葵不校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