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我们在何处相逢?一同游览成阳的宝钗楼,又登上了曹操所建的铜雀台。把厨师唤出来,让他把东海鲸鱼切成细片;把马夫叫出来,让他牵来西域的宝马。天下的英雄,除了你我二人,还有谁配与我们饮酒抒情。我们准备千辆马车,网罗大江南北的侠士奇才!
畅饮之后,酣然大醉,耳边响起了如雷的画鼓声。谁料想,美梦被雄鸡的轻啼声惊醒。感慨自己的一生就要过去,但是还没有建立功名。难道非要等到书生老后,建功立业的时机才会到来。如果威名赫赫的李广将军,可以遇到珍惜人才的高祖皇帝刘邦,区区一个万户侯又算什么!披上衣服起床,只觉得凄凉孤寂,于是更加怀念亡友,在感慨中心生哀伤。
注释:孚(fú)若:方孚若,名信儒,福建莆田人,以使金不屈著名。著作有《南冠萃稿》等。
宝钗楼:汉武帝时建,故址在今陕西咸阳市。
铜雀台:曹操时建,故址在今河南临漳县西南。
斫(zhuó):用刀砍。
东溟(míng):东海
脍(kuài):切细的肉块。
圉(yǔ)人:养马的官。
西极:指西域,古时名马多来自西域。龙媒:骏马名。
使君:古时对州郡长官的称呼。这里指刘备。操:曹操。
余子:其他人。
乘(shèng):古时一车四马叫乘。
燕(yān)南赵北:指今河北山西一带。
剑客:指剑术和武艺出众者。
画鼓:一作“鼻息”。画,鼓上文饰。
谁信:谁想,谁料。
李将军:指西汉名将李广。高皇帝:指汉高祖刘邦。
万户侯:《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李广曾与匈奴作战七十余次,以勇敢善战闻名天下。他虽有战功,却未得封侯。
《沁园春·梦孚若》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南宋理宗淳祜三年(1243年)。在这一年,词人梦见了他已经去世了21年的挚友方孚若。这个梦境深深触动了词人的心灵,激发了他对友情的思考和回忆。为了表达对方孚若的思念和怀念之情,词人决定创作这首词。
方孚若是词人的挚友,两人曾经有着深厚的友谊。然而,方孚若的离世给词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失落。多年来,词人一直怀念着方孚若,对他的离去感到无比的惋惜和悲伤。这个梦境的出现,让词人仿佛回到了过去,与方孚若再次相聚,这种感觉让他既欣喜又伤感。
在这首词中,词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表达了对方孚若的思念之情。他回忆起与方孚若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回忆起他们共同的梦想和追求。词人用词婉转动人,表达了自己对方孚若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
这首词不仅仅是词人对方孚若的个人怀念,也是对友情的赞美和歌颂。词人通过这首词,向读者展示了友情的珍贵和可贵之处,呼吁人们珍惜身边的友谊,不要等到失去才后悔莫及。
总之,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词人在南宋理宗淳祜三年(1243年)梦见已故的挚友方孚若。这个梦境唤起了词人对方孚若的思念和回忆,激发了他创作这首词的灵感。通过这首词,词人表达了对方孚若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同时也向读者传递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呼吁。
《沁园春·梦孚若》创作背景详情»
时,遇到一个英明的皇帝,被封为万户侯,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这是作者对于自己一生的奋斗和努力的一种总结和反思。整篇词以梦境和现实的对比为主线,通过描写梦中的豪情壮志和现实的无奈叹息,展现了作者对于时代的不满和对于理想的追求。同时,作者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使词中的梦境虽然虚构,但又带有一定的真实性,使人不觉得过分夸张失实。整篇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于梦境和现实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时代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沁园春·梦孚若》赏析详情»
刘克庄(1187~1269),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他是宋末文坛的领袖,也是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其词风豪迈慷慨。他是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最大的一位。
刘克庄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并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他在辞赋创作中注重形式的变化和创新,提倡以意境为主导,强调诗歌的表达力和感染力。他的辞赋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抒发社会时事为主题,既有豪放激昂的作品,也有细腻婉约的作品。
刘克庄的诗歌作品以豪放慷慨著称,他的词作则更加富有个人情感和社会关怀。他的词风独特,既有豪放激昂的作品,也有细腻婉约的作品。他的词作在南宋文坛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刘克庄的诗论思想也具有重要意义。他提出了“诗以言志,词以言情”的观点,强调诗歌和词作的表达功能。他还提出了“诗以意为主,辞以文为辅”的理论,强调诗歌的意境和辞藻的运用。他的诗论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和理论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根据以上内容,可以补充刘克庄的出生和死亡年份为1187年和126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