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落魄·咏鹰》原文赏析

  • zuì
    luò
    ·
    yǒng
    yīng
  • [
    qīng
    dài
    ]
    chén
    weí
    sōng
  • hán
    shān
    fēng
    xuē
    suì
    zhōng
    yuán
    qiū
    kōng
    jīn
    zuì
    tǎn
    diāo
    qiú
    lüè
    xún
    chù
  • nán
    ér
    shēn
    shǒu
    shuí
    lǎo
    lái
    měng
    hái
    xuān
    rén
    jiān
    duō
    shào
    xián
    yuè
    heī
    shā
    huáng
    piān

原文: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相关标签:豪放咏物抒怀壮志难酬醉落魄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冰冷的山峰上有好几座,鹰在广阔的平原上乘风低掠过大地。秋日的万里晴空古今不变。醉酒之后敞开貂裘,大约记得当年打猎时呼鹰逐兽的事情。

男儿空有一身武功绝技来和谁一争高下呢?即使老了也应该意气飞扬,因为人世间还有无数的奸佞之徒!月黑沙黄的夜晚,我这时偏偏想起了你。

注释:醉落魄:词牌名。
堵:量词,座,这里指山。
风低:写鹰乘风低掠。
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秋空一碧:蓝天辽阔,万里无云。
无今古:古今一样的意思。无:不论,不分。
袒(tǎn):裸露。
略记:大约记得。
寻呼:指猎人呼鹰寻猎。
赌:较量输赢。
轩举:高扬,意气飞扬。
闲狐兔:比喻小人,奸佞之徒。
汝:你,这里指鹰。 《醉落魄·咏鹰》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是关于一首名为《迦陵词》的词作。根据《迦陵词》的清稿本,这首词是在公元1679年(康熙十八年)和公元1680年(康熙十九年)之间创作的,作者是陈维崧。同时,还发现了当时另一位词人曹贞吉的词集中也有一首题为《珂雪词》的作品,显然是陈维崧和曹贞吉互相回应创作的作品。陈维崧和曹贞吉在康熙十七年的时候相识并相聚,当时陈维崧正在进行名为“鸿博”的征集活动。陈维崧于这年秋天抵达京城,这进一步证实了《迦陵词》是在康熙十八年左右创作的。 《醉落魄·咏鹰》创作背景详情»

清代诗人陈维崧的照片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是清代的词人和骈文作家。他的字是其年,号是迦陵。他出生在宜兴(今属江苏)的一个文化世家。在清初,他是一位有才华的学生,康熙十八年(1679年)他通过了博学鸿词的考试,并被任命为翰林院的检讨官。在他54岁的时候,他参与了修纂《明史》的工作,并在4年后在任职期间去世。

猜您喜欢

水调歌头·定王台

宋代 袁去华

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
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埋陵阙,耿耿恨难休。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

沁园春·十万琼枝

清代 陈维崧

题徐渭文《钟山梅花图》,同云臣、南耕、京少赋。十万琼枝,矫若银虬,翩如玉鲸。正困不胜烟,香浮南内;娇偏怯雨,影落西清。夹岸亭台,接天歌管,十四楼中乐太平。谁争赏?有珠珰贵戚,玉佩公卿。
如今潮打孤城,只商女船头月自明。叹一夜啼乌,落花有恨;五陵石马,流水无声。寻去疑无,看来似梦,一幅生绡泪写成。携此卷,伴水天闲话,江海余生。

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宋代 陆游

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
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闻歌感旧,尚时时流涕尊前。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