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在冰冷的山峰上有好几座,鹰在广阔的平原上乘风低掠过大地。秋日的万里晴空古今不变。醉酒之后敞开貂裘,大约记得当年打猎时呼鹰逐兽的事情。
男儿空有一身武功绝技来和谁一争高下呢?即使老了也应该意气飞扬,因为人世间还有无数的奸佞之徒!月黑沙黄的夜晚,我这时偏偏想起了你。
注释:醉落魄:词牌名。
堵:量词,座,这里指山。
风低:写鹰乘风低掠。
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秋空一碧:蓝天辽阔,万里无云。
无今古:古今一样的意思。无:不论,不分。
袒(tǎn):裸露。
略记:大约记得。
寻呼:指猎人呼鹰寻猎。
赌:较量输赢。
轩举:高扬,意气飞扬。
闲狐兔:比喻小人,奸佞之徒。
汝:你,这里指鹰。
《醉落魄·咏鹰》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是关于一首名为《迦陵词》的词作。根据《迦陵词》的清稿本,这首词是在公元1679年(康熙十八年)和公元1680年(康熙十九年)之间创作的,作者是陈维崧。同时,还发现了当时另一位词人曹贞吉的词集中也有一首题为《珂雪词》的作品,显然是陈维崧和曹贞吉互相回应创作的作品。陈维崧和曹贞吉在康熙十七年的时候相识并相聚,当时陈维崧正在进行名为“鸿博”的征集活动。陈维崧于这年秋天抵达京城,这进一步证实了《迦陵词》是在康熙十八年左右创作的。 《醉落魄·咏鹰》创作背景详情»
陈维崧(1625~1682)是清代的词人和骈文作家。他的字是其年,号是迦陵。他出生在宜兴(今属江苏)的一个文化世家。在清初,他是一位有才华的学生,康熙十八年(1679年)他通过了博学鸿词的考试,并被任命为翰林院的检讨官。在他54岁的时候,他参与了修纂《明史》的工作,并在4年后在任职期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