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烦闷地苦笑着,用手指捻搓着花枝说,到处都有杜鹃在悲鸣啼出血。美丽的花应该去映衬漂亮的楼台,不要靠近秦关和蜀栈这样的战场。
登上楼台,倚着栏杆放眼望去,心情更加忧伤。面对东风,说一声好风不要吹动战旗红,应该早早地把像雪一样的鲥鱼吹送到江东。
注释:无聊:由于清闲而感到烦闷。
捻(niǎn):用手指搓。
鹃啼血:杜鹃,即子规鸟,又名杜宇、布谷鸟。杜鹃的啼声哀切,且啼声不断,直至啼出血才停止,所以说“杜鹃啼血”。
秦关:指陕西一带的关口。因为陕西是古代秦国的所在地,所以称之为秦关。
蜀栈(zhàn):蜀川的道路艰险,多在山间凿岩架木,筑成栈道,作为通路。所以称之为蜀栈。在这里,秦关和蜀栈都指战争要塞,也指战场。
放眼:纵目,用尽目力远望。
簸(bò):簸动,摇动。
鲥(shí):一种名贵的食用鱼。体形扁而长,背部呈黑绿色,腹部是银白色带有金光,鳞下有丰富的脂肪,肉质鲜嫩。生活在海中,每年五、六月游入淡水产卵。因为它的出入有时,所以得名。
江东:从汉朝到隋唐时期,称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为江东。这里泛指江南没有战争风云的和平美好的生活。
《虞美人·无聊》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一首词的创作时间和背景。据介绍,这首词大约创作于顺治五年(1648年),当时清政府为了镇压人民的反抗,调兵遣将,进行了残酷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诗人对这种情况感到反感和愤怒,因此写下了这首词。这篇创作背景的描述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词的创作背景,为读者提供了更好的理解和欣赏这首词的背景知识。 《虞美人·无聊》创作背景详情»
仅能吹动战旗上的红色,更能将鲥鱼送到江东,这里的“战旗红”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破坏,而“鲥鱼如雪过江东”则是对和平的美好向往和期盼。整首词以春日花开为背景,通过描绘花的美丽和战争的残酷,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憎恶。同时,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手法,使词意更加深远,给人以思考和感悟的空间。 《虞美人·无聊》赏析详情»
陈维崧(1625~1682)是清代的词人和骈文作家。他的字是其年,号是迦陵。他出生在宜兴(今属江苏)的一个文化世家。在清初,他是一位有才华的学生,康熙十八年(1679年)他通过了博学鸿词的考试,并被任命为翰林院的检讨官。在他54岁的时候,他参与了修纂《明史》的工作,并在4年后在任职期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