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讲述了苏舜钦在被贬谪后的彷徨和忧心。上阕描写了他隐逸于太湖风光中的乐趣,下阕则表达了他对岁月的蹉跎和志向难伸的苦闷和惆怅。
文章开头,苏舜钦站在沧浪亭上,远眺太湖风光。他完全沉浸在与天地同乐的沉醉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潇洒和深远。他在《沧浪亭记》中写道:“我乘着小船,头戴幅巾,来到这里,却忘记了回去的路。我举起酒杯,高歌一曲,坐在这里仰望天空。野老没有来,但鱼和鸟儿一起欢乐。”他自称为“沧浪翁”,似乎已经达到了“乐天”的境界。
然而,突然间,某种意识将苏舜钦拉回到现实中,他感受到了生命的忧思和烦恼。他写道:“我忽然想起了陶渊明、朱熹和张翰,他们都是伟大的文人,但我却在忙碌中度过时光,无法实现自己的志向。”这种意识的时间流动通过“念”“忽”“急”“还”等词语得以展现。苏舜钦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充满了繁忙和艰难,与天地归一的境界中突然出现了人生的烦恼和困扰。他写道:“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预示着人生之路的曲折和风雨。
文章提到,“沧浪亭”这个名字取自屈原的《渔父》,表达了古代君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态度。可以看出,苏舜钦一直无法摆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情结。他响应了范仲淹的士大夫精神,先为天下的忧愁而忧愁,后为天下的乐趣而乐趣。苏舜钦在被贬谪时正值壮年,对于自己的容颜逐渐老去感到担忧。他希望能够通过隐居来克服和超越历史的寂寞,但担心自己无法被鸥鸟信任和接纳。他感到生命没有出路,时间黯淡无光,未来之路不明朗,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这才是他真正的痛苦。
整篇文章以一种看似闲适但充满反抗和无奈情绪的“无语看波澜”的方式,描绘了苏舜钦被贬谪后的内心世界。他在美丽的太湖风光中感受到了快乐,但又被现实的困境所困扰。这种矛盾和痛苦使得他的人生充满了彷徨和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