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这首诗的思想意义在于嘲讽两类追求者,即吝啬聚财者和仰慕成仙者。诗人以松快的旷达之语表达了对这两类人的讽刺和嘲笑。
首先,诗中嘲讽了吝啬聚财的人,他们生活在世上的时间并不长,却愚蠢到怀忧千年。诗中的“百年”和“千年”是荒谬对接,揭示了这些吝啬的人的可笑情态。诗人用“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来嘲讽他们,意味着他们应该享受生活,而不是过着吝啬的生活。这里的“游”和后文提到的“乐”都有着特殊的意义,不是指放纵肉欲的享乐,而是指文人雅士的寄情山水,把酒言诗,忘却失意不得志之情殇的一种积极健康的享受生活之乐。这种乐是建立在热爱生活的基础上的,同时也表现了人生毫无出路的痛苦。
其次,诗中还嘲讽了仰慕成仙者。在建安时代,这种及时行乐的吟叹很快就被悯伤民生疾苦、及时建功立业的慷慨之音所取代。诗人认为仰慕成仙只是一场空梦,这种对神仙的期待在苦闷的汉末时期终于被揭穿。这也是对仰慕成仙者的嘲讽。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在于以松快的旷达之语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怀疑。在苦闷中看人生,许多传统的观念都会在怀疑的目光中倒塌。诗中主要嘲讽了吝啬聚财者,他们只顾着聚敛财货,却不知道及时享受生活。他们所忧虑的只是子孙后代的生计,而忽略了当下的快乐。诗人认为这种行为愚蠢可笑,因为即使人能活上百年,也只能为子孙忧虑百岁,何况还未必能活得了百年,想忧虑千岁更是愚不可及。诗人通过开篇的对接,揭示了这些吝啬的人的可笑情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嘲讽吝啬聚财者和仰慕成仙者,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怀疑。诗人用松快的旷达之语,给这两类追求者浇了一桶冷水,揭示了他们的可笑情态。这首诗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点都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