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一诗。
左丘明:春秋时期的史官,因失明而写下《国语》一书。
孙膑: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因被截去膝盖骨而著成《兵法》。
吕不韦: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因被贬谪而著成《吕氏春秋》。
韩非:战国时期的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因被囚禁而著成《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指《诗经》中的三百篇诗歌,大多是圣贤们抒发愤懑而写作的。
黄帝: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远古帝王,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
十篇表:指《史记》中的十篇表,是对历史人物的简要介绍。
十二篇本纪:指《史记》中的十二篇本纪,是对历史事件的详细记载。
八篇书:指《史记》中的八篇书,是对历史文化的论述。
三十篇世家:指《史记》中的三十篇世家,是对历史家族的记载。
七十篇列传:指《史记》中的七十篇列传,是对历史人物的详细传记。
诗文: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