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节选)》原文赏析

  • bào
    rèn
    ān
    shū
    (
    jié
    xuǎn
    )
  • [
    liǎng
    hàn
    ]
    qiān
  • zhě
    guì
    ér
    míng
    miè
    shèng
    weí
    tǎng
    feī
    cháng
    zhī
    rén
    chèng
    yān
  • gài
    wén
    wáng
    ér
    yǎn
    zhōu
    zhòng
    è
    ér
    zuò
    chūn
    qiū
    yuán
    fàng
    zhú
    nǎi
    sāo
    zuǒ
    qiū
    shī
    míng
    jué
    yǒu
    guó
    sūn
    bìn
    jiǎo
    bīng
    xiū
    liè
    weí
    qiān
    shǔ
    shì
    zhuàn
    lǎn
    hán
    feī
    qiú
    qín
    shuō
    nán
    fèn
    shī
    sān
    bǎi
    piān
    shèng
    xián
    fèn
    zhī
    suǒ
    weí
    zuò
  • rén
    jiē
    yǒu
    suǒ
    jié
    tōng
    dào
    shù
    wǎng
    shì
    lái
    zhě
  • nǎi
    zuǒ
    qiū
    sūn
    duàn
    zhōng
    yòng
    tuì
    退
    ér
    lún
    shū
    shū
    fèn
    chuī
    kōng
    wén
    jiàn
  • qiè
    xùn
    jìn
    tuō
    néng
    zhī
    wǎng
    luó
    tiān
    xià
    fàng
    shī
    jiù
    wén
    lüè
    kǎo
    xíng
    shì
    zōng
    zhōng
    shǐ
    chéng
    bài
    xìng
    huài
    zhī
    shàng
    xuān
    yuán
    xià
    zhì
    weí
    shí
    biǎo
    běn
    shí
    èr
    shū
    zhāng
    shì
    jiā
    sān
    shí
    liè
    zhuàn
    shí
    fán
    bǎi
    sān
    shí
    piān
  • jiū
    tiān
    rén
    zhī
    tōng
    jīn
    zhī
    biàn
    chéng
    jiā
    zhī
    yán
  • cǎo
    chuàng
    weì
    jiù
    huì
    zāo
    huò
    chéng
    shì
    jiù
    xíng
    ér
    yùn
  • chéng
    zhù
    shū
    zàng
    zhī
    míng
    shān
    zhuàn
    zhī
    rén
    tōng
    cháng
    qián
    zhī
    suī
    wàn
    beì
    yǒu
    huǐ
    zaī
    rán
    weí
    zhì
    zhě
    dào
    nán
    weí
    rén
    yán

原文: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相关标签:高中文言文议论

译文及注释

》一诗。
左丘明:春秋时期的史官,因失明而写下《国语》一书。
孙膑: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因被截去膝盖骨而著成《兵法》。
吕不韦: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因被贬谪而著成《吕氏春秋》。
韩非:战国时期的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因被囚禁而著成《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指《诗经》中的三百篇诗歌,大多是圣贤们抒发愤懑而写作的。
黄帝: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远古帝王,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
十篇表:指《史记》中的十篇表,是对历史人物的简要介绍。
十二篇本纪:指《史记》中的十二篇本纪,是对历史事件的详细记载。
八篇书:指《史记》中的八篇书,是对历史文化的论述。
三十篇世家:指《史记》中的三十篇世家,是对历史家族的记载。
七十篇列传:指《史记》中的七十篇列传,是对历史人物的详细传记。 《报任安书(节选)》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是司马迁写给任安的回信。任安是司马迁的朋友,曾经在狱中写信给司马迁,叫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司马迁给他回了这封信。

关于《报任安书》的创作时间,近代学者王国维、郑鹤声等人认为作于公元前93年(汉武帝太始四年)十一月,司马迁五十三岁。自王国维说法提出之后,司马迁的《年谱》信从这种说法,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文选》、刘盼遂等主编的《中国历代散文选》、山西大学等21所院校合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等也都采用王国维的《报书》作于太始四年说法。此外,张惟骧认为《报任安书》作于公元前90年(征和三年)二月。

根据这些学者的研究,司马迁在公元前93年十一月写下了这封回信。当时,司马迁已经五十三岁,他在狱中受到了任安的鼓励和支持,任安希望司马迁能够利用自己的地位推荐有才华的人进入士官学校。司马迁在回信中表达了自己对任安的感激之情,并表示会尽力帮助他实现这个目标。

这封回信的创作背景是司马迁在狱中的困境和任安的支持。司马迁作为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因为他的著作《史记》而闻名于世。然而,他在创作《史记》期间遭到了当时政权的打压,被关押在狱中。在这个困境中,任安给予了司马迁的鼓励和支持,希望他能够继续为国家做出贡献。

司马迁在回信中表达了自己对任安的感激之情,并表示会尽力帮助他推荐有才华的人进入士官学校。这封回信展现了司马迁的坚定和乐观,他不仅对自己的困境保持着积极的态度,还愿意为他的朋友尽力奋斗。这封回信不仅是司马迁对任安的回应,也是他对自己信念和责任的坚守。 《报任安书(节选)》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报任安书》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第一篇富于抒情性的长篇书信。文章内容丰富,司马迁向任安解释了自己为什么不能按照来信的要求去做,为什么要为李陵辩护而触怒汉武帝,为什么自甘受辱、愿意接受宫刑,以及在宫刑以后是什么信念支撑他顽强活下去的。

文章从“古者富贵而名摩灭”到“难为俗人言也”,进一步说明自己受腐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史记》。这一部分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从“古者富贵而名摩灭”至“思垂空文以自见”,列举古代被人称颂的“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后“论书策以舒其愤”的例子。第二层,介绍《史记》的体例和宗旨,说明自己“就极刑而无愠色”是为了完成《史记》。

文章运用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丰富了感情表达的内涵。例如,“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以下八个迭句,实际隐含着八组对比,同时又两两对偶,与排比相结合,既表明了对历史上杰出人物历经磨难而奋发有为的现象的认识,又表明了以他们为榜样,矢志进取、成就伟业的坚强意志,气势雄浑,令人欲悲欲叹。

《报任安书》见识深远,辞气沉雄,情怀慷慨,言论剀切,是激切感人的至情之作。其中叙事、议论、抒情,志气盘桓,交融一体。文章以过人的丰富、强烈、奔放的思想感情,形成卓绝千古的浩荡雄伟的气势。其中所表现的司马迁崇高的人生信念和为《史记》献身的精神,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和教育价值。 《报任安书(节选)》赏析详情»

两汉诗人司马迁的照片
司马迁

司马迁,字子长,出生于前145年或前135年(具体年份不可考),是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他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史学家和散文家。司马迁以其卓越的史识和才华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中国史书的典范。

《史记》是一部包含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历史的巨著。这本书以其独特的史识和深入的研究,成为了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在《史记》中运用了纪传体的写作方式,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传记结合在一起,使得读者可以更加生动地了解历史。他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整理,揭示了历史的规律和变迁,对后世的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司马迁的死亡年份,具体资料不可考。然而,他的贡献和影响在中国历史学界和文化界中长久地延续下来,他被视为中国史学的奠基人之一,对后世的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您喜欢

晏子谏杀烛邹

两汉 刘向

齐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公怒,诏吏欲杀之。
晏子曰: “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杀之。
”公曰:“可。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是罪三也。
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 。
”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哀时命

两汉 庄忌

哀时命之不及古人兮,夫何予生之不遘时!
往者不可扳援兮,徠者不可与期。
志憾恨而不逞兮,杼中情而属诗。
夜炯炯而不寐兮,怀隐忧而历兹。
心郁郁而无告兮,众孰可与深谋!
欿愁悴而委惰兮,老冉冉而逮之。
居处愁以隐约兮,志沉抑而不扬。
道壅塞而不通兮,江河广而无梁。
愿至昆仑之悬圃兮,采锺山之玉英。
揽瑶木之橝枝兮,望阆风之板桐。
弱水汩其为难兮,路中断而不通。
势不能凌波以径度兮,又无羽翼而高翔。
然隐悯而不达兮,独徙倚而彷徉。
怅惝罔以永思兮,心纡轸而增伤。
倚踌躇以淹留兮,日饥馑而绝粮。
廓抱景而独倚兮,超永思乎故乡。
廓落寂而无友兮,谁可与玩此遗芳?
白日晼晼其將入兮,哀余寿之弗将。
车既弊而马罢兮,蹇邅徊而不能行。
身既不容于浊世兮,不知进退之宜当。冠崔嵬而切云兮,剑淋离而从横。
衣摄叶以储与兮,左袪挂于榑桑;
右衽拂于不周兮,六合不足以肆行。
上同凿枘于伏戏兮,下合矩矱于虞唐。
原尊节而式高兮,志犹卑夫禹汤。
虽知困其不改操兮,终不以邪枉害方。
世并举而好朋兮,壹斗斛而相量。
众比周以肩迫兮,贤者远而隐藏。
为凤皇作鹑笼兮,虽翕翅其不容。
灵皇其不寤知兮,焉陈词而效忠。
俗嫉妒而蔽贤兮,孰知余之从容?
愿舒志而抽冯兮,庸讵知其吉凶?
璋珪杂于甑窐兮,陇廉与孟娵同宫。
举世以为恆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幽独转而不寐兮,惟烦懑而盈匈。
魂眇眇而驰骋兮,心烦冤之忡忡。
志欿憾而不憺兮,路幽昧而甚难。塊独守此曲隅兮,然欿切而永叹。
愁修夜而宛转兮,气涫沸其若波。
握剞劂而不用兮,操规矩而无所施。
骋骐骥于中庭兮,焉能极夫远道?
置援狖于棂槛兮,夫何以责其捷巧?
驷跛鳖而上山兮,吾固知其不能陞。
释管晏而任臧获兮,何权衡之能称?
箟簬杂于黀蒸兮,机蓬矢以射革。
负檐荷以丈尺兮,欲伸要而不可得。
外迫胁于机臂兮,上牵联于矰隿。
肩倾侧而不容兮,固陿腹而不得息。
务光自投于深渊兮,不获世之尘垢。
孰魁摧之可久兮,愿退身而穷处。
凿山楹而为室兮,下被衣于水渚。
雾露濛濛其晨降兮,云依斐而承宇。
虹霓纷其朝霞兮,夕淫淫而淋雨。
怊茫茫而无归兮,怅远望此旷野。
下垂钓于溪谷兮,上要求于仙者。
与赤松而结友兮,比王侨而为耦。
使枭杨先导兮,白虎为之前後。
浮云雾而入冥兮,骑白鹿而容与。魂眐眐以寄独兮,汨徂往而不归。
处卓卓而日远兮,志浩荡而伤怀。
鸾凤翔于苍云兮,故矰缴而不能加。
蛟龙潜于旋渊兮,身不挂于罔罗。
知贪饵而近死兮,不如下游乎清波。
宁幽隐以远祸兮,孰侵辱之可为。
子胥死而成义兮,屈原沉于汨罗。
虽体解其不变兮,岂忠信之可化。
志怦怦而内直兮,履绳墨而不颇。
执权衡而无私兮,称轻重而不差。
摡尘垢之枉攘兮,除秽累而反真。
形体白而质素兮,中皎洁而淑清。
时猒饫而不用兮,且隐伏而远身。
聊窜端而匿迹兮,嗼寂默而无声。
独便悁而烦毒兮,焉发愤而筊抒。
时暧暧其将罢兮,遂闷叹而无名。
伯夷死于首阳兮,卒夭隐而不荣。
太公不遇文王兮,身至死而不得逞。
怀瑶象而佩琼兮,愿陈列而无正。
生天坠之若过兮,忽烂漫而无成。
邪气袭余之形体兮,疾憯怛而萌生。
原壹见阳春之白日兮,恐不终乎永年。

虽有嘉肴

两汉 戴圣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