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原文赏析

  • lián
    lìn
    xiāng
    liè
    zhuàn
    (
    jié
    xuǎn
    )
  • [
    liǎng
    hàn
    ]
    qiān
  • lián
    zhě
    zhào
    zhī
    liáng
    jiāng
  • zhào
    huì
    wén
    wáng
    shí
    liù
    nián
    lián
    weí
    zhào
    jiāng
    zhī
    yáng
    jìn
    bài
    weí
    shàng
    qīng
    yǒng
    wén
    zhū
    hóu
  • lìn
    xiāng
    zhě
    zhào
    rén
    weí
    zhào
    huàn
    zhě
    lìng
    móu
    xián
    shè
    rén
  • zhào
    huì
    wén
    wáng
    shí
    chǔ
    shì
  • qín
    zhāo
    wáng
    wén
    zhī
    shǐ
    使
    rén
    zhào
    wáng
    shū
    yuàn
    shí
    chéng
    qǐng
  • zhào
    wáng
    jiāng
    jūn
    lián
    zhū
    chén
    móu
    qín
    qín
    chéng
    jiàn
    huàn
    qín
    bīng
    zhī
    lái
  • weì
    dìng
    qiú
    rén
    shǐ
    使
    bào
    qín
    zhě
    weì
  • huàn
    zhě
    lìng
    móu
    xián
    yuē
    chén
    shè
    rén
    lìn
    xiāng
    shǐ
    使
  • wáng
    wèn
    zhī
    zhī
    duì
    yuē
    chén
    cháng
    yǒu
    zuì
    qiè
    wáng
    zǒu
    yàn
    chén
    shè
    rén
    xiāng
    zhǐ
    chén
    yuē
    jūn
    zhī
    yàn
    wáng
    chén
    yuē
    chén
    cháng
    cóng
    wáng
    yàn
    wáng
    huì
    jìng
    shàng
    yàn
    wáng
    chén
    shǒu
    yuē
    yuàn
    jié
    yǒu
  • zhī
    zhī
    wǎng
  • xiāng
    weì
    chén
    yuē
    zhào
    qiáng
    ér
    yàn
    ruò
    ér
    jūn
    xìng
    zhào
    wáng
    yàn
    wáng
    jié
    jūn
  • jīn
    jūn
    nǎi
    wáng
    zhào
    zǒu
    yàn
    yàn
    weì
    zhào
    shì
    gǎn
    liú
    jūn
    ér
    shù
    jūn
    guī
    zhào
  • jūn
    ròu
    tǎn
    zhì
    qǐng
    zuì
    xìng
    tuō
  • chén
    cóng
    wáng
    xìng
    shè
    chén
  • chén
    qiè
    weí
    rén
    yǒng
    shì
    yǒu
    zhì
    móu
    shǐ
    使
  • shì
    wáng
    zhào
    jiàn
    wèn
    lìn
    xiāng
    yuē
    qín
    wáng
    shí
    chéng
    qǐng
    guǎ
    rén
    zhī
    xiāng
    yuē
    qín
    qiáng
    ér
    zhào
    ruò
  • wáng
    yuē
    chéng
    nài
    xiāng
    yuē
    qín
    chéng
    qiú
    ér
    zhào
    zài
    zhào
  • zhào
    ér
    qín
    zhào
    chéng
    zài
    qín
  • jūn
    zhī
    èr
    níng
    qín
  • wáng
    yuē
    shuí
    shǐ
    使
    zhě
    xiāng
    yuē
    wáng
    rén
    chén
    yuàn
    fèng
    wǎng
    shǐ
    使
  • chéng
    zhào
    ér
    liú
    qín
    chéng
    chén
    qǐng
    wán
    guī
    zhào
  • zhào
    wáng
    shì
    suì
    qiǎn
    xiāng
    fèng
    西
    qín
  • qín
    wáng
    zuò
    zhāng
    tái
    jiàn
    xiāng
    xiāng
    fèng
    zòu
    qín
    wáng
  • qín
    wáng
    zhuàn
    shì
    meǐ
    rén
    zuǒ
    yòu
    zuǒ
    yòu
    jiē
    wàn
    suì
  • xiāng
    shì
    qín
    wáng
    cháng
    zhào
    chéng
    nǎi
    qián
    yuē
    yǒu
    xiá
    qǐng
    zhǐ
    shì
    wáng
  • wáng
    shòu
    xiāng
    yīn
    chí
    què
    zhù
    shàng
    chōng
    guàn
    weì
    qín
    wáng
    yuē
    wáng
    shǐ
    使
    rén
    shū
    zhì
    zhào
    wáng
    zhào
    wáng
    zhào
    qún
    chén
    jiē
    yuē
    qín
    tān
    qiáng
    kōng
    yán
    qiú
    cháng
    chéng
  • qín
  • chén
    weí
    zhī
    jiāo
    shàng
    xiāng
    kuàng
    guó
    qiě
    zhī
    qiáng
    qín
    zhī
    huān
  • shì
    zhào
    wáng
    nǎi
    zhaī
    jiè
    shǐ
    使
    chén
    fèng
    bài
    sòng
    shū
    tíng
  • zhě
    yán
    guó
    zhī
    weī
    xiū
    jìng
  • jīn
    chén
    zhì
    wáng
    jiàn
    chén
    liè
    guān
    jié
    shèn
    zhuàn
    zhī
    meǐ
    rén
    nòng
    chén
  • chén
    guān
    wáng
    cháng
    zhào
    wáng
    chéng
    chén
  • wáng
    chén
    chén
    tóu
    jīn
    suì
    zhù
    xiāng
    chí
    zhù
    zhù
  • qín
    wáng
    nǎi
    xiè
    qǐng
    zhào
    yǒu
    àn
    zhǐ
    cóng
    wǎng
    shí
    zhào
  • xiāng
    qín
    wáng
    zhà
    xiáng
    weí
    zhào
    chéng
    shí
    nǎi
    weì
    qín
    wáng
    yuē
    shì
    tiān
    xià
    suǒ
    gòng
    zhuàn
    bǎo
    zhào
    wáng
    gǎn
    xiàn
  • zhào
    wáng
    sòng
    shí
    zhaī
    jiè
    jīn
    wáng
    zhaī
    jiè
    shè
    jiǔ
    bīn
    tíng
    chén
    nǎi
    gǎn
    shàng
  • qín
    wáng
    zhī
    zhōng
    qiáng
    duó
    suì
    zhaī
    shè
    xiāng
    guǎng
    广
    chéng
    zhuàn
  • xiāng
    qín
    wáng
    suī
    zhaī
    jué
    yuē
    cháng
    chéng
    nǎi
    shǐ
    使
    cóng
    zhě
    huái
    怀
    cóng
    jìng
    dào
    wáng
    guī
    zhào
  • qín
    wáng
    zhaī
    hòu
    nǎi
    shè
    jiǔ
    bīn
    tíng
    yǐn
    zhào
    shǐ
    使
    zhě
    lìn
    xiāng
  • xiāng
    zhì
    weì
    qín
    wáng
    yuē
    qín
    móu
    gōng
    lái
    èr
    shí
    jūn
    weì
    cháng
    yǒu
    jiān
    míng
    yuē
    shù
    zhě
  • chén
    chéng
    jiàn
    wáng
    ér
    zhào
    lìng
    rén
    chí
    guī
    jiān
    zhì
    zhào
  • qiě
    qín
    qiáng
    ér
    zhào
    ruò
    wáng
    qiǎn
    jiè
    zhī
    shǐ
    使
    zhì
    zhào
    zhào
    fèng
    lái
  • jīn
    qín
    zhī
    qiáng
    ér
    xiān
    shí
    zhào
    zhào
    gǎn
    liú
    ér
    zuì
    wáng
    chén
    zhī
    wáng
    zhī
    zuì
    dāng
    zhū
    chén
    qǐng
    jiù
    tāng
    huò
    weí
    wáng
    qún
    chén
    shú
    zhī
  • qín
    wáng
    qún
    chén
    xiāng
    shì
    ér
  • zuǒ
    yòu
    huò
    yǐn
    xiāng
    qín
    wáng
    yīn
    yuē
    jīn
    shā
    xiāng
    zhōng
    néng
    ér
    jué
    qín
    zhào
    zhī
    huān
    yīn
    ér
    hòu
    zhī
    shǐ
    使
    guī
    zhào
    zhào
    wáng
    zhī
    qín
    xié
    tíng
    jiàn
    xiāng
    ér
    guī
    zhī
  • xiāng
    guī
    zhào
    wáng
    weí
    xián
    shǐ
    使
    zhū
    hóu
    bài
    xiāng
    weí
    shàng
  • qín
    chéng
    zhào
    zhào
    zhōng
    qín
  • hòu
    qín
    zhào
    shí
    chéng
  • míng
    nián
    gōng
    zhào
    shā
    èr
    wàn
    rén
  • qín
    wáng
    shǐ
    使
    shǐ
    使
    zhě
    gào
    zhào
    wáng
    wáng
    weí
    hǎo
    huì
    西
    wài
    shéng
    chí
  • zhào
    wáng
    weì
    qín
    xíng
  • lián
    lìn
    xiāng
    yuē
    wáng
    xíng
    shì
    zhào
    ruò
    qiě
    qiè
  • zhào
    wáng
    suì
    xíng
    xiāng
    cóng
  • lián
    sòng
    zhì
    jìng
    wáng
    jué
    yuē
    wáng
    xíng
    dào
    huì
    zhī
    hái
    guò
    sān
    shí
  • sān
    shí
    hái
    qǐng
    tài
    weí
    wáng
    jué
    qín
    wàng
  • wáng
    zhī
    suì
    qín
    wáng
    huì
    shéng
    chí
  • qín
    wáng
    yǐn
    jiǔ
    hān
    yuē
    guǎ
    rén
    qiè
    wén
    zhào
    wáng
    hǎo
    yīn
    qǐng
    zòu
  • zhào
    wáng
  • qín
    shǐ
    qián
    shū
    yuē
    mǒu
    nián
    yuè
    qín
    wáng
    zhào
    wáng
    huì
    yǐn
    lìng
    zhào
    wáng
  • lìn
    xiāng
    qián
    yuē
    zhào
    wáng
    qiè
    wén
    qín
    wáng
    shàn
    weí
    qín
    shēng
    qǐng
    zòu
    pén
    qín
    wáng
    xiāng
  • qín
    wáng
  • shì
    xiāng
    qián
    jìn
    yīn
    guì
    qǐng
    qín
    wáng
  • qín
    wáng
    kěn
  • xiāng
    yuē
    zhī
    neì
    xiāng
    qǐng
    jǐng
    xiě
    jiàn
    wáng
    zuǒ
    yòu
    rèn
    xiāng
    xiāng
    zhāng
    zhī
    zuǒ
    yòu
    jiē
  • shì
    qín
    wáng
    weí
  • xiāng
    zhào
    zhào
    shǐ
    shū
    yuē
    mǒu
    nián
    yuè
    qín
    wáng
    weí
    zhào
    wáng
  • qín
    zhī
    qún
    chén
    yuē
    qǐng
    zhào
    shí
    chéng
    weí
    qín
    wáng
    shòu
    寿
  • lìn
    xiāng
    yuē
    qǐng
    qín
    zhī
    xián
    yáng
    weí
    zhào
    wáng
    shòu
    寿
  • qín
    wáng
    jìng
    jiǔ
    zhōng
    néng
    jiā
    shèng
    zhào
  • zhào
    shèng
    shè
    bīng
    dài
    qín
    qín
    gǎn
    dòng
  • guī
    guó
    xiāng
    gōng
    bài
    weí
    shàng
    qīng
    weì
    zài
    lián
    zhī
    yòu
  • lián
    yuē
    weí
    zhào
    jiāng
    yǒu
    gōng
    chéng
    zhàn
    zhī
    gōng
    ér
    lìn
    xiāng
    kǒu
    shé
    weí
    láo
    ér
    weì
    shàng
    qiě
    xiāng
    jiàn
    rén
    xiū
    rěn
    weí
    zhī
    xià
  • xuān
    yán
    yuē
    jiàn
    xiāng
    zhī
  • xiāng
    wén
    kěn
    huì
  • xiāng
    meǐ
    cháo
    shí
    cháng
    chèng
    bìng
    lián
    zhēng
    liè
  • ér
    xiāng
    chū
    wàng
    jiàn
    lián
    xiāng
    yǐn
    chē
  • shì
    shè
    rén
    xiāng
    jiàn
    yuē
    chén
    suǒ
    qīn
    ér
    shì
    jūn
    zhě
    jūn
    zhī
    gāo
  • jīn
    jūn
    lián
    tóng
    liè
    lián
    jūn
    xuān
    è
    yán
    ér
    jūn
    weì
    zhī
    shū
    shèn
    qiě
    yōng
    rén
    shàng
    xiū
    zhī
    kuàng
    jiāng
    xiāng
    chén
    děng
    xiào
    qǐng
  • lìn
    xiāng
    zhǐ
    zhī
    yuē
    gōng
    zhī
    shì
    lián
    jiāng
    jūn
    shú
    qín
    wáng
    yuē
    ruò
  • xiāng
    yuē
    qín
    wáng
    zhī
    weī
    ér
    xiāng
    tíng
    zhī
    qún
    chén
    xiāng
    suī
    weì
    lián
    jiāng
    jūn
    zaī
    niàn
    zhī
    qiáng
    qín
    zhī
    suǒ
    gǎn
    jiā
    bīng
    zhào
    zhě
    liǎng
    rén
    zài
  • jīn
    liǎng
    gòng
    dǒu
    shì
    shēng
  • suǒ
    weí
    zhě
    xiān
    guó
    jiā
    zhī
    ér
    hòu
    chóu
  • lián
    wén
    zhī
    ròu
    tǎn
    jīng
    yīn
    bīn
    zhì
    lìn
    xiāng
    mén
    xiè
    zuì
  • yuē
    jiàn
    zhī
    rén
    zhī
    jiāng
    jūn
    kuān
    zhī
    zhì
  • xiāng
    huān
    weí
    wěn
    jǐng
    zhī
    jiāo

原文: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
以此知之,故欲往。
’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议不欲予秦璧。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
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馀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
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赵王畏秦,欲毋行。
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赵王遂行,相如从。
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赵王鼓瑟。
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缻秦王,以相娱乐。
”秦王怒,不许。
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
秦王不肯击缻。
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
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相如闻,不肯与会。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相关标签:高中文言文传记赞美写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赵惠文王十六年,时为赵国将军的廉颇率领赵军征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晋升为上卿,从此他以英勇善战闻名于诸侯各国。蔺相如,赵国人,他是赵国的宦官首领缪贤家的门客。

赵惠文王在位的时候,得到了楚人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了这件事,就派人给赵王送来一封书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赵王同大将军廉颇以及诸大臣们商量:如果把宝玉给了秦国,秦国的城邑恐怕不可能得到,白白地被欺骗;如果不给他,又恐怕秦国来攻打。尚未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寻找一个能到秦国去回复的使者,也未能找到。宦官令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赵王问:“你是怎么知道他可以出使的?”缪贤回答说:“微臣曾犯过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国去,我的门客相如劝阻我不要去,问我说:‘您怎么会了解燕王呢?’我对他说:‘我曾随从大王在国境上与燕王会见,燕王私下握住我的手,说“情愿跟您交个朋友”。因此了解他,所以打算投奔燕王。’相如对我说:‘赵国强,燕国弱,而您受宠于赵王,所以燕王想要和您结交。现在您是从赵国逃亡到燕国去,燕国惧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必定不敢收留您,而且还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您不如脱掉上衣,露出肩背,伏在斧刃之下请求治罪,这样也许侥幸被赦免。’臣听从了他的意见,大王也开恩赦免了为臣。为臣私下认为这人是个勇士,有智谋,应该可以出使。”于是赵王立即召见,问蔺相如:“秦王用十五座城池请求交换我的和氏璧,能不能给他?”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能不答应它。”赵王说:“得了我的宝璧,不给我城邑,怎么办?”相如说:“秦国请求用城换璧,赵国如不答应,赵国理亏;赵国给了璧而秦国不给赵国城邑,秦国理亏。衡量一下两种对策,宁可答应它,使秦国来承担理亏的责任。”赵王说:“谁可以前往?”相如说:“大王如果无人可派,臣愿捧护宝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本是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等人的合传。合传是古代纪传体史书中的一种体例,用来记叙帝王、诸侯以外的历史人物的事迹。这一部分是合传中的第一大部分。

《史记》是中国古代史书中最重要的一部,由司马迁所著。它以纪传体的形式,详细记载了从夏朝到西汉初年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其中的列传部分,是对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进行了详细的记述。

廉颇、蔺相如等人是战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他们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廉颇是赵国的将领,他以勇猛善战而闻名,曾多次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蔺相如则是赵国的外交家,他以智谋过人而著称,曾多次为赵国化解危机,保护国家利益。

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围绕廉颇和蔺相如展开,通过对他们的生平事迹的描述,展现了他们的才华和贡献。廉颇的勇猛善战和对国家的忠诚,以及蔺相如的智谋和外交手腕,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这一部分的阅读,读者可以了解到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进一步了解到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同时,也可以从廉颇和蔺相如的事迹中汲取智慧和启示,为自己的人生道路提供借鉴和思考。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一部生动刻画了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赵惠文王等一批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的作品。这些人物形象或耿直或忠厚,或鲁莽或机智,形象鲜明生动,令人叹服。

作者司马迁善于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极力渲染。特别是对于蔺相如这一形象,他抓住了“智勇”这一特征为核心展开描述。在对蔺相如的事迹进行描写时,司马迁称赞道:“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也。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这段话生动地展现了蔺相如的智勇之处,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整篇文章中,司马迁通过层层衬染,极力蓄势,创造了人物形象的张势。他在文中多次渲染蔺相如操天下大势为己用的睿智。例如,蔺相如为国纾难,利用国际舆论,借使秦负曲之势,奉璧至秦;他抓住秦王贪婪的弱点,欲以璧击柱,借“秦恐璧破”之势威胁秦王;他借理在我方之势,使人怀璧归赵;他在渑池之会上,借“五步之内以颈血溅大王”之势,逼秦王就范,为一击缶;他借“赵亦盛设兵以待秦”之势,迫使秦不敢动武。蔺相如的勇智已经光彩照人。然而,司马迁在文章的结尾处巧妙地转折,揭示了蔺相如多谋善断、意气风发的一面。他对无理取闹的廉颇一再退忍避让,连门客都感到羞愧。直到门客要离开他时,他才展示出他“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胸怀。这样的描写使得蔺相如的绝顶智慧和贤相风采凸现在读者的眼前。

总的来说,《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生动刻画一批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他们的特点和魅力。作者司马迁善于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渲染,通过层层衬染和转折的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明。这样的鉴赏让读者对这些人物形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鉴赏详情»

文言现象

为劳(只是)
③徒以口舌为劳(白白地)
④徒见欺(白白地)
⑤徒以口舌为劳(白白地)


①秦王与赵王约(协议)
②约为上卿(担当)
③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约为上卿(担当)
⑤约为上卿(担当)

通假字和一词多义是文言语言中常见的现象。通假字指的是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同一个字可以有不同的意思。例如,“质”通“锧”,在这里指的是砧板。一词多义指的是一个词语可以有多个不同的意思。例如,“为”可以表示演奏、是、成为、作为、担当等不同的含义。这些现象使得文言语言更加丰富多样,但也增加了理解和运用的难度。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文言现象详情»

两汉诗人司马迁的照片
司马迁

司马迁,字子长,出生于前145年或前135年(具体年份不可考),是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他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史学家和散文家。司马迁以其卓越的史识和才华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中国史书的典范。

《史记》是一部包含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历史的巨著。这本书以其独特的史识和深入的研究,成为了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在《史记》中运用了纪传体的写作方式,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传记结合在一起,使得读者可以更加生动地了解历史。他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整理,揭示了历史的规律和变迁,对后世的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司马迁的死亡年份,具体资料不可考。然而,他的贡献和影响在中国历史学界和文化界中长久地延续下来,他被视为中国史学的奠基人之一,对后世的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您喜欢

触龙说赵太后

两汉 刘向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
太后盛气而揖之。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
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
”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
”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
”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
”太后曰:“老妇不能。
”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没死以闻。
”太后曰:“敬诺。
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
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
”太后笑曰:“妇人异甚。
”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
’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
”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
”“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秋风辞

两汉 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咏史

两汉 班固

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
太苍令有罪,就递长安城。
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
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
上书诣北阙,阙下歌鸡鸣。
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
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
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