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辞》原文赏析

  • qiū
    fēng
  • [
    liǎng
    hàn
    ]
    liú
    chè
  • qiū
    fēng
    bái
    yún
    feī
    cǎo
    huáng
    luò
    yàn
    nán
    guī
  • lán
    yǒu
    xiù
    yǒu
    fāng
    huái
    怀
    jiā
    rén
    néng
    wàng
  • fàn
    lóu
    chuán
    fén
    héng
    zhōng
    liú
    yáng
  • xiāo
    míng
    zhào
    huān
    qíng
    duō
  • shào
    zhuàng
    shí
    nài
    lǎo

原文: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相关标签:古诗三百首秋天乐府感怀人生岁月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风刮起,白云飘飞,草木枯黄大雁南归。
The autumn wind blows white clouds float the grass and trees wither and turn yellow the wild geese fly south.
兰花、菊花都无比秀美,散发着淡淡幽香,但是我思念美丽的人的心情却是难以忘怀的。
The orchids and chrysanthemums are extremely beautiful emitting a faint fragrance but I cannot forget the longing for the beautiful person.
乘坐着楼船行驶在汾河上,行至中央激起白色的波浪。
Riding on a boat sailing on the Fen River reaching the center and stirring up white waves.
鼓瑟齐鸣船工唱起了歌,欢喜到极点的时候忧愁就无比繁多。
The boatmen play the se and sing songs when they are extremely happy sorrows become numerous.
少壮的年华总是容易过去,渐渐衰老没有办法!
Youthful years always pass by easily gradually aging without any way to prevent it!

注释:
辞:一种韵文形式。
黄落:变黄而枯落。
秀:此草本植物开花叫“秀”。这里比佳人颜色。
芳:香气,比佳人香气。兰、菊:这里比拟佳人。“兰有秀”与“菊有芳”,互文见义,意为兰和菊均有秀、有芳。
佳人:这里指想求得的贤才。
泛:浮。楼船:上面建造楼的大船。泛楼船,即“乘楼船”的意思。汾河:起源于山西宁武,西南流至河津西南入黄河。
中流:中央。扬素波:激起白色波浪。
鸣:发声,响。发:引发,即“唱”。
棹(zhào):船桨。这里代指船。棹歌:船工行船时所唱的歌。
极:尽。
奈老何:对老怎么办呢? 《秋风辞》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公元前113年(元鼎四年)十月,刘彻(即汉武帝)前往河东汾阴(今山西省万荣县西南)祭祀后土(土地神)。在祭祀途中,他接到了南征将士的捷报,这是一份令人振奋的好消息。汉武帝乘坐楼船泛舟汾河,中流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饮宴。然而,尽管他是大汉天子,一生享尽荣华,但他也无法抗拒衰老和死亡的命运。

在宴会结束后,刘彻感慨万分,他意识到自己无法逃避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他深深地思考着人生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于是,在这个时刻,他决定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写下来,以表达对生命的思索和对人生的感慨。

这篇创作是在刘彻饮宴中流之后写下的,它记录了他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刘彻作为一个伟大的君主,他的思考和感悟不仅仅是个人的,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思想和观念。这篇创作通过他的笔触,展现了一个伟大君主内心深处的矛盾和追求,以及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和感悟。

这篇创作以刘彻的亲身经历为背景,通过他的视角和感受,描绘了一个伟大君主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和感悟。它不仅仅是一篇个人的抒发,更是一种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追问。这篇创作通过刘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伟大君主内心深处的矛盾和追求,以及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和感悟。 《秋风辞》创作背景详情»

后世影响

汉武帝刘彻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的影响在后世是深远的。除了在政治上的成就外,他还是一位热爱文学、提倡辞赋的诗人,他的诗作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其中,他的《悼李夫人赋》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被明代的王世贞称赞为“长卿下、子云上”,并被诗论家所推崇。这首诗作展现了他的才华和情感,被认为是壮丽鸿奇的作品之一。

此外,他的《秋风辞》也是一首广受称道的诗作。虽然这首诗是即兴之作,但却展现了他的清丽隽永的风格,笔调流畅。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论道:“《离骚》遗响。文中子谓乐极哀来,其悔心之萌乎?”这句评价表明了他对这首诗的赞赏。鲁迅也称赞这首诗“缠绵流丽,虽词人不能过也。”

汉武帝的诗作不仅在当时广为传颂,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风格独特,情感真挚,给后世的诗人提供了很多启示和借鉴。他的诗歌作品被广泛传播,成为后世文人雅士们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总的来说,汉武帝刘彻作为一位政治家和诗人,他的影响在后世是不可忽视的。他的诗作被广泛传颂,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后世文人雅士们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他的才华和情感在他的诗作中得到了充分展现,使他成为后世人们敬仰和推崇的对象。 《秋风辞》后世影响详情»

赏析二

联想到了自己对佳人的思念之情。这一层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爱情的思念,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柔情和情感。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为第三层,描绘了园中的葵花和朝露。葵花高大挺拔,青翠欲滴,朝露滴滴晶莹,等待着太阳的升起。这一层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朝露一旦遇到太阳,就会消失无踪,与人的生命一样短暂而脆弱。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为第四层,表达了作者对阳春时节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阳春时节,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充满了光辉和希望。这一层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线,通过对季节变化、花木草落、鸟雁归巢等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同时,通过对佳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作者对爱情和生活的热爱。全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总之,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想,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爱情和未来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情感的交融,诗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理,使人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秋风辞》赏析二详情»

鉴赏

这篇鉴赏文章主要是对一首诗进行了解读和赏析。文章首先描述了诗中描绘的秋天景色,秋风飞扬、树叶飘落、大雁南归,给人一种斑斓的感觉。接着引用了胡应麟和张玉谷的评论,指出诗中表达了对秋天的思念和对佳人的怀念之情。然后,文章转向描写了汉武帝泛舟中流、君臣欢宴的场景,楼船在汾河中流疾驶,水波扬起,人们随着船上的歌声欢乐起来。然而,接下来的一句“欢乐极兮哀情多”却带来了转折,表达了君王对生老病死的忧虑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文章最后引用了王尧衢的评论,解释了君王的忧伤情绪,并称赞了这首诗的精妙之处。整篇文章通过对诗中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的解读,展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秋风辞》鉴赏详情»

两汉诗人刘彻的照片
刘彻

刘彻,字孝仁,是西汉第7位皇帝,公元前156年出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公元前87年在五柞宫去世,享年70岁。他被谥号为孝武皇帝,庙号为世宗,葬于茂陵。

刘彻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诗人。他开拓了汉朝最大的版图,通过一系列的征服和扩张,使汉朝的疆域得到了巨大的扩展。他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推行均田制、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等,使汉朝的政治和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在文化方面,刘彻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提倡儒家思想,重视教育,推动了儒学的发展。他还亲自撰写了大量的诗歌,被誉为“汉武之诗”。

然而,刘彻晚年的统治却出现了问题。他过度扩张和穷兵黩武,导致国家财政紧张,社会矛盾加剧。此外,他还相信巫蛊之说,大规模迫害巫蛊之术的受害者,引发了巫蛊之祸。为了平息社会动荡,刘彻在征和四年下罪己诏,承认自己的错误,并采取措施缓和社会紧张局势。

公元前87年,刘彻在五柞宫去世,享年70岁。他被追尊为孝武皇帝,庙号为世宗。他的陵墓建于茂陵,是一座规模宏大的陵墓,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总的来说,刘彻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诗人,他的统治使汉朝达到了鼎盛时期,但晚年的穷兵黩武和巫蛊之祸也给国家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他的去世标志着汉武盛世的结束,但他的贡献和影响仍然深远。

猜您喜欢

咏史

两汉 班固

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
太苍令有罪,就递长安城。
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
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
上书诣北阙,阙下歌鸡鸣。
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
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
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苏武传(节选)

两汉 班固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会武等至匈奴。
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
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武气绝,半日复息。
惠等哭,舆归营。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
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
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
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
独匈奴未耳。
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单于愈益欲降之。
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
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
羝乳,乃得归。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屮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积五、六年,单于弟于靬王弋射海上。
武能网纺缴,檠弓弩,于靬王爱之,给其衣食。
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
王死后,人众徙去。
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
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
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
孺卿从祠河东後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
诏使孺卿逐捕。
不得,惶恐饮药而死。
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
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
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
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
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
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
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
”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陵恶自赐武,使其妻赐武牛羊数十头。
后陵复至北海上,语武:“区脱捕得云中生口,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曰:『上崩。
』”武闻之,南乡号哭,欧血,旦夕临数月,昭帝即位。
数年,匈奴与汉和亲。
汉求武等。
匈奴诡言武死。
后汉使复至匈奴。
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
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
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异域之人,壹别长绝!”陵起舞,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
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陵泣下数行,因与武决。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诏武奉一太牢谒武帝园庙,拜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公田二顷,宅一区。
常惠徐圣赵终根皆拜为中郎,赐帛各二百匹。
其余六人,老归家,赐钱人十万,复终身。
常惠后至右将军,封列侯,自有传。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鸿鹄歌

两汉 刘邦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矰缴,尚安所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