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要建立不同一般的事业,必须依靠特殊的人才。有的马奔跑踢人,却能行千里;有的人受到世俗讥讽,却能建立功名。这些不受驾驭的马和放纵不羁的人,也在于如何驾驭他们罢了。我命令:各州各郡要发现官吏和百姓中那些有优秀才能,超群出众,可担任将相及出使远方的人才。
注释:
茂才(mào cái):西汉称秀才,东汉避汉光武帝刘秀之讳改称茂才,又常称作“茂才异等”。在西汉属特举科目,汉光武帝时改为岁举。茂才的选拔之是对于有特异才能和有非常之功的低级官吏的提拔。被举为茂才的人多授以县令或相当于县令的官衔。而孝廉选拔的对象多是布衣平民,被举为孝廉的人初次给予的官职多是郎,然后再由郎擢升为县令。因此,茂才的起家官要比孝廉高。茂才,指优秀的人才。异等:才能出类拔萃的人。
奔踢(bēn tī):奔驰,踢人。意谓不驯服。
泛驾(fàn jià):把车子弄翻,指不受驾驭。
跅弛(tuó chí):放纵不羁。
绝国(jué guó):极为辽远的邦国。
《武帝求茂才异等诏》译文及注释详情»
《武帝求茂才异等诏》是汉武帝为选拔社会人才而发布的一份诏书。该诏书强调了建设国家与发掘人才之间的密切关系,并提出了大胆选拔人才的原则。文章指出,要建立不寻常的功业,就必须依靠不寻常的人才。有些被认为是问题马的马匹,却能够日行千里,这是因为关键在于如何善用它们。同样,有些常常被世俗讥讽议论的人,却具备建功立业的奇才之才能。因此,汉武帝特别委托全国各州县地方官,要留心考察推荐那些具备特殊才干,能够担任将相和出使外国的人才。
这篇诏书体现了汉武帝对于发掘人才的迫切需求和对于人才的重视。文章简洁明了,展现了大汉帝国的雄伟气象和招揽贤才的决心。此外,诏书并不苛求人才完美无缺,只要是具备卓越才能的人,偶尔有些缺点也可以容忍。这符合现代人才选拔的原则。
现代人应该学习汉武帝的雄伟气度和对人才的重视,为了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不拘一格选人才,只要是具备卓越才能的人,就不要求完美无缺。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才脱颖而出,并发挥其才能,为社会献计献策,为国家出力。
《武帝求茂才异等诏》解析详情»
刘彻,字孝仁,是西汉第7位皇帝,公元前156年出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公元前87年在五柞宫去世,享年70岁。他被谥号为孝武皇帝,庙号为世宗,葬于茂陵。
刘彻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诗人。他开拓了汉朝最大的版图,通过一系列的征服和扩张,使汉朝的疆域得到了巨大的扩展。他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推行均田制、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等,使汉朝的政治和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在文化方面,刘彻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提倡儒家思想,重视教育,推动了儒学的发展。他还亲自撰写了大量的诗歌,被誉为“汉武之诗”。
然而,刘彻晚年的统治却出现了问题。他过度扩张和穷兵黩武,导致国家财政紧张,社会矛盾加剧。此外,他还相信巫蛊之说,大规模迫害巫蛊之术的受害者,引发了巫蛊之祸。为了平息社会动荡,刘彻在征和四年下罪己诏,承认自己的错误,并采取措施缓和社会紧张局势。
公元前87年,刘彻在五柞宫去世,享年70岁。他被追尊为孝武皇帝,庙号为世宗。他的陵墓建于茂陵,是一座规模宏大的陵墓,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总的来说,刘彻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诗人,他的统治使汉朝达到了鼎盛时期,但晚年的穷兵黩武和巫蛊之祸也给国家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他的去世标志着汉武盛世的结束,但他的贡献和影响仍然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