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二首·其二》原文赏析

  • tiān
    èr
    shǒu
    ·
    èr
  • [
    liǎng
    hàn
    ]
    liú
    chè
  • tiān
    lái
    cóng
    西
    shè
    liú
    shā
    jiǔ
  • tiān
    lái
    chū
    quán
    shuǐ
    liǎng
    huà
    ruò
    guǐ
  • tiān
    lái
    cǎo
    jìng
    qiān
    xún
    dōng
    dào
  • tiān
    lái
    zhí
    shí
    jiāng
    yáo
    shuí
  • tiān
    lái
    kaī
    yuǎn
    mén
    shēn
    shì
    kūn
  • tiān
    lái
    lóng
    zhī
    meí
    yóu
    chāng
    guān
    tái

原文: 天马徕,从西极,涉流沙,九夷服。
天马徕,出泉水,虎脊两,化若鬼。
天马徕,历无草,径千里,循东道。
天马徕,执徐时,将摇举,谁与期?
天马徕,开远门,竦予身,逝昆仑。
天马徕,龙之媒,游阊阖,观玉台。


相关标签:乐府写马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马从西方极远之处来到,经过了沙漠之地。众多的少数民族和外国都降服了。天马出自水中,长有双脊,皮毛颜色像老虎一样。天马能变化,如同鬼神那样灵异。天马穿越千里,迅速越过无草的区域,在辰年来到东方。将驾着天马,高飞到遥远的地方,无可限期。天马既来,开通了上远方之门,可以上昆仑山去会神仙了。天马既来,龙也将来,可以乘着龙登天门,去观赏天帝住的地方了。

注释:
徕:与“来”相通。
出泉水:汉人以为千里马是龙种,所以几次获得骏马,都说是出自水中。
虎脊两:指马有双脊梁,皮毛颜色如同老虎。
化若鬼:指天马能任意变化,如同鬼神。
无草:这里指没有草、不生长草的地方。
循:顺着,沿着。
执徐:指日期。太岁在辰曰执徐。这里是说天马在辰年来到。
将摇举:将奋翅高飞。
竦:同“耸”,高高地飞跃。
龙之媒:这里是说天马是神龙的同类,现在天马已经到来,龙就一定会来了。后人因此把骏马称为“龙媒”。阊阖(chānɡ hé):天门。玉台:天帝居住的地方。 《天马二首·其二》译文及注释详情»

两汉诗人刘彻的照片
刘彻

刘彻,字孝仁,是西汉第7位皇帝,公元前156年出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公元前87年在五柞宫去世,享年70岁。他被谥号为孝武皇帝,庙号为世宗,葬于茂陵。

刘彻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诗人。他开拓了汉朝最大的版图,通过一系列的征服和扩张,使汉朝的疆域得到了巨大的扩展。他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推行均田制、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等,使汉朝的政治和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在文化方面,刘彻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提倡儒家思想,重视教育,推动了儒学的发展。他还亲自撰写了大量的诗歌,被誉为“汉武之诗”。

然而,刘彻晚年的统治却出现了问题。他过度扩张和穷兵黩武,导致国家财政紧张,社会矛盾加剧。此外,他还相信巫蛊之说,大规模迫害巫蛊之术的受害者,引发了巫蛊之祸。为了平息社会动荡,刘彻在征和四年下罪己诏,承认自己的错误,并采取措施缓和社会紧张局势。

公元前87年,刘彻在五柞宫去世,享年70岁。他被追尊为孝武皇帝,庙号为世宗。他的陵墓建于茂陵,是一座规模宏大的陵墓,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总的来说,刘彻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诗人,他的统治使汉朝达到了鼎盛时期,但晚年的穷兵黩武和巫蛊之祸也给国家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他的去世标志着汉武盛世的结束,但他的贡献和影响仍然深远。

猜您喜欢

天马二首·其一

两汉 刘彻

太一况,天马下,沾赤汗,沫流赭。
志俶傥,精权奇,籋浮云,晻上驰。
体容与,迣万里,今安匹,龙为友。

项羽之死

两汉 司马迁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左,乃陷大泽中。
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
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汉军围之数重。
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
”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与其骑会为三处。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
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乃自刎而死。
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
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

孔子世家赞

两汉 司马迁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