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碧海无波的赏析

赏析
晏殊的《踏莎行》是一首别情词。词的上片以“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三句开篇,描述了作者想要与意中人一起飞往海上仙山或瑶台仙境的愿望。然而,作者在思量之后感到不合适,有些后悔。接着,词中写道“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表达了作者放弃双飞机会,让意中人轻易离开的决定,此时后悔莫及,不知她投身何处。这种轻别引发了长期的思念之情,而“山长”一句则表达了这种思念之深。这与作者的另一首词《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中的“山长水阔知何处”有着相似的意境。

下片以“绮席凝尘,香闺掩雾”描写了意中人离去后的凄清景象,尘埃凝结,雾气弥漫,且非一日之故。而“红笺小字凭谁附”一句则表达了音讯难以传达的困境,与《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中的“欲寄彩笺兼尺素”相呼应。接下来的“高楼目尽欲黄昏”表达了作者远望的痴望之情。词中并未直接表达情深、念深,而是通过行动来表现,显得婉转含蓄。最后一句“梧桐叶上萧萧雨”直接描写了悲凉的氛围。

整首词通过描写别情的过程,展现了晏殊对意中人的思念之情。词中运用了婉转含蓄的表达方式,通过景物描写和行动来表达作者的情感,使词中的离愁别恨更加深刻。这首《踏莎行》是晏殊在五十年的高官生涯中创作的一首别情词,展现了他在文学创作中的才华和情感的丰富。


诗文: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相关标签:秋天离别踏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