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华山的赏析

赏析
《华山》是北宋时期神童寇准七岁时创作的一首咏诗。寇准聪慧过人,才思敏捷,出口成章。据史书记载,寇准在父亲大宴宾客时,客人请他以附近的华山为题作诗。寇准在客人面前踱步思索,一步、二步,到第三步便随口吟出了这首传为千古佳话的五言绝句。这首诗以即景即情的方式表达了华山的高峻陡峭,气势不凡,准确传神,可谓是难能可贵的佳作。

诗中的“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表达了华山的高耸,意味着比华山更高的只有蓝天,没有任何一座山峰能与之平齐。这两句诗通过使用“只有”和“更无”这两个词,突出了华山的极高地位,再比华山高的只有天空,再没有任何一座山峰能与之媲美。

而“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则描绘了站在华山顶上时的景象。抬头仰望苍穹,红日仿佛就在头顶上;低头俯瞰脚下,蒸腾的云雾正在半山腰缭绕弥漫。通过使用“近”和“低”这两个词,诗人生动地描绘了华山的高耸与陡峭。

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两点值得借鉴。首先,对仗工整、严谨,没有一丝一毫的刀斧痕迹。其次,炼字精准,巧妙地衬托了华山的高耸、巍峨与陡峭。无论是对仗修辞手法的运用,还是遣词炼字的功力,都显示出寇准非同凡响,令人难以置信这是一个七岁孩童所创作的。

总之,《华山》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表达和独特的创作背景,成为了一首传世之作。它通过简洁而准确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华山的壮丽景色,展示了寇准的才华和天赋。这首诗不仅是对华山的赞美,也是对寇准才华的赞美,堪称是一部难能可贵的佳作。


诗文: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相关标签:咏物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