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这首词以梅花凋谢为主题,通过描写梅花的颜色、姿质和飘落的情景,展现了梅花的美丽和凄凉。词中运用了精练的文字和空灵的笔触,使读者感受到了梅花的幽雅和清冷。
词的开头写到了梅花的凋谢,用“宫粉”形容梅花的颜色,用“仙云”形容梅花的姿质,用“雕痕”和“堕影”表达梅花的飘零之态。接着,词中描绘了一个无人的野水荒湾作为背景,使整个境界显得空旷而悠远,氛围淡寒。
接下来的两句“古石埋香,金沙锁骨连环”进一步渲染了梅花的凋谢,用美妇人锁骨菩萨的传说来补充“埋香”的意境。这里借指梅花以美艳绝伦的身姿进入世间,受人敬礼,但最终又回归于清净的本体,表达了对梅花的尊爱和哀悼之情。
接下来的一句“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突然转折,从山野落梅的孤凄形象转入关山阻隔的哀伤情怀。这里隐含着梅花实际上也指向了人,而笛曲中的《梅花落》更加突出了这一意境。虽然词的空间发生了转换,但南楼一句仍然与整个词的主题相呼应。
下片将视角转回庭中,用“半飘零”三句来表达梅花的凋谢。这里借用了林逋《山园小梅》中的“暗香浮动月黄昏”,强调了梅花已经落尽,而没有人在月下倚阑赏赏之,因此“月冷阑干”与下片的“孤山无限春寒”意境相似。
下片中提到的“寿阳”和“孤山”都是以梅花的实际故事为基础。《太平御览》中记载了宋武帝女寿阳公主被梅花落在额上的故事,而“鸾”则是指妇女梳妆用的镜子。词中还提到了三国时期吴孙和邓夫人的故事,用来形容梅花的美丽和珍贵。
整首词通过描写梅花的凋谢和美丽,以及与人生的联系,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和哀悼之情。词的语言简练而精练,意境空灵而凝炼,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魅力和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