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落梅》原文赏析

  • gāo
    yáng
    tái
    ·
    luò
    meí
  • [
    sòng
    dài
    ]
    wén
    yīng
  • gōng
    fěn
    diāo
    hén
    xiān
    yún
    duò
    yǐng
    rén
    shuǐ
    huāng
    wān
    shí
    mái
    xiāng
    jīn
    shā
    suǒ
    lián
    huán
    nán
    lóu
    hèn
    chuī
    héng
    hèn
    xiǎo
    fēng
    qiān
    guān
    shān
    bàn
    piāo
    líng
    tíng
    shàng
    huáng
    hūn
    yuè
    lěng
    lán
    gān
  • shòu
    寿
    yáng
    kōng
    chóu
    luán
    wèn
    shuí
    diào
    suǐ
    àn
    xiāng
    bān
    guī
    hóng
    鸿
    shān
    xiàn
    chūn
    hán
    hún
    nán
    qiàn
    zhāo
    qīng
    mèng
    gǎo
    jiě
    peì
    biān
    zuì
    chóu
    rén
    niǎo
    qīng
    míng
    qīng
    yuán

原文: 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古石埋香,金沙锁骨连环。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半飘零,庭上黄昏,月冷阑干。
寿阳空理愁鸾。问谁调玉髓,暗补香瘢。细雨归鸿,孤山无限春寒。离魂难倩招清此,梦缟衣、解佩溪边。最愁人,啼鸟清明,叶底青圆。


相关标签:宋词精选咏物梅花伤怀悼亡高阳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宛如宫女脂粉残留的秀痕,仿佛云间仙子飘坠下的倩影。一树新梅,南放在野水荒湾。古石下埋藏你芳香的遗骨,金沙滩葬着她的连环锁骨。不恨南楼的横笛吹奏起《梅花落》的笛曲,声声幽怨哀伤。但我更恨的是早晨的和风吹遍万水掠过千山,梅花被吹得飘零片片。香气在黄昏的庭院中扩散,幽冷的月光下梅花的疏影摇曳翩翩。寿阳公主空对着宝镜弥补脸上痕瘢,悄悄地妆饰姣好的容颜。试问有谁调匀玉髓,来悄悄修补香艳的痕斑?潇潇细雨中归鸿不断,翩翩飞远,无边无际的春寒,还笼罩着那种满梅花的孤山。远去的幽魂请谁才能招还,只能在梦境中与你在溪边想见。你穿着洁白的衣裙,解下玉佩赠给我作为留念。最令人忧愁的是,当梅雨过去而变成晴天,小鸟在梅树间啼叫连连,浓密的叶片下,点点梅子已又清又圆。

注释:
仙云:形容梅花飘落的姿影。
古石埋香:原指美人死去。此处喻指落梅。
吹横笛:古笛曲中有《梅花落》。
寿阳:化用寿阳公主梅花妆事。
瘢(bān):疤痕。
缟(gǎo)衣:白绢衣裳。 《高阳台·落梅》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首词以梅花凋谢为主题,通过描写梅花的颜色、姿质和飘落的情景,展现了梅花的美丽和凄凉。词中运用了精练的文字和空灵的笔触,使读者感受到了梅花的幽雅和清冷。

词的开头写到了梅花的凋谢,用“宫粉”形容梅花的颜色,用“仙云”形容梅花的姿质,用“雕痕”和“堕影”表达梅花的飘零之态。接着,词中描绘了一个无人的野水荒湾作为背景,使整个境界显得空旷而悠远,氛围淡寒。

接下来的两句“古石埋香,金沙锁骨连环”进一步渲染了梅花的凋谢,用美妇人锁骨菩萨的传说来补充“埋香”的意境。这里借指梅花以美艳绝伦的身姿进入世间,受人敬礼,但最终又回归于清净的本体,表达了对梅花的尊爱和哀悼之情。

接下来的一句“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突然转折,从山野落梅的孤凄形象转入关山阻隔的哀伤情怀。这里隐含着梅花实际上也指向了人,而笛曲中的《梅花落》更加突出了这一意境。虽然词的空间发生了转换,但南楼一句仍然与整个词的主题相呼应。

下片将视角转回庭中,用“半飘零”三句来表达梅花的凋谢。这里借用了林逋《山园小梅》中的“暗香浮动月黄昏”,强调了梅花已经落尽,而没有人在月下倚阑赏赏之,因此“月冷阑干”与下片的“孤山无限春寒”意境相似。

下片中提到的“寿阳”和“孤山”都是以梅花的实际故事为基础。《太平御览》中记载了宋武帝女寿阳公主被梅花落在额上的故事,而“鸾”则是指妇女梳妆用的镜子。词中还提到了三国时期吴孙和邓夫人的故事,用来形容梅花的美丽和珍贵。

整首词通过描写梅花的凋谢和美丽,以及与人生的联系,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和哀悼之情。词的语言简练而精练,意境空灵而凝炼,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魅力和深远意义。 《高阳台·落梅》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吴文英的照片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

吴文英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的词作数量丰富,风格雅致。他的词集《梦窗词集》存有三百四十余首词,分为四卷本和一卷本。

吴文英的词作以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为主要题材,他的词作被称为“词中李商隐”,显示出他对李商隐的倾慕和受影响。然而,对于吴文英的词作,后世的品评却存在争论。

除了他的词作,关于吴文英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细节目前尚不清楚。

猜您喜欢

咏鹅

唐代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小石城山记

唐代 柳宗元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
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
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
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及是,愈以为诚有。
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
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是二者,余未信之。

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

宋代 晏几道

笑艳秋莲生绿浦。红脸青腰,旧识凌波女。照影弄妆娇欲语。西风岂是繁花主。
可恨良辰天不与。才过斜阳,又是黄昏雨。朝落暮开空自许。竟无人解知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