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娇美的红花仿佛是美人含羞的笑脸,嫩绿的叶片点缀在她的鬓边,仿佛轻蹙黛眉,微微含恨。我怨恨晚风为什么不把花儿全部都吹落下来,这样飘落的花瓣就像彩绣点缀着厚厚的绿茵般的草地。那苏堤与白堤交叉像燕尾以分,湖面上桂木桨的舟船像轻轻浮荡的水鸥,我骑着勒缰的宝马就像倚在黄昏的残云边上。千丝万缕的绿柳丝轻轻飘拂令人伤神,水中的轻舟沿着柳径渐渐进入一个花丝环抱如屏的仙境,令人回肠荡气。我在岸上紧紧跟随着画船。为她美貌风情而消魂。隔着花朵柳丝,我不时地看见她那背面含羞的苗条婀娜的细腰身。
注释:
1. 渡江云三犯:词牌名,周邦彦创调,又名《渡江云》。双调,一百字,上片十句四平韵,下片九句四平韵,后片第四句为上一、下四句法,必须押一同部仄韵。
2. 羞红:脸上因羞愧而泛出的红晕。
3. 重茵:芳草地。
4. 燕尾:西湖苏堤与白堤交叉,形如燕尾。
5. 桂棹:以桂木为棹之舟,即芳舟。
6. 宝勒:以珍宝、金饰勒马络头,此指代宝马。
7. 残云:零散稀疏的云。
8. 千丝:柳条。
9. 迷津:迷失津渡;迷路。
10. 楚腰:《韩非子·二柄》:“ 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后因以“楚腰”泛称女子的细腰。借指细腰女子。
11. 逡巡:徘徊不进;滞留。巡,有所顾虑。
《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词人吴梦窗在苏州和杭州分别纳妾的经历。据夏承焘的《吴梦窗系年》记载,吴梦窗在苏州纳了一位妾室,但后来被遣送离开。随后,他在杭州又纳了一位妾室,但不久后她就去世了。在这段时间里,吴梦窗创作了一系列悼念亡妾的作品。其中包括这首词以及《齐天乐·烟波桃叶西陵路》和《莺啼序·残寒正欺病酒》。
这些作品都是在同一时期创作的,表达了吴梦窗对杭州亡妾的思念之情。在夏秋季节,吴梦窗身在苏州,他的心中充满了对被遣送离开的苏州妾室的怀念。而在春季,他身在杭州,却悼念着已经去世的杭州妾室。
这些作品以悼念亡妾为主题,通过描绘烟波桃叶和残寒的景象,表达了词人内心的伤感和哀思。这些作品展现了吴梦窗对逝去爱情的深深怀念,以及对生命短暂和离别的感慨。
这段创作背景为读者提供了了解词人吴梦窗的情感经历和创作动机的背景信息。通过这些作品,读者可以感受到词人对亡妾的深深思念和对生命的感慨,进一步理解和欣赏这些作品的内涵。
《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创作背景详情»
《渡江云三犯》是一首双调词,共一百字。上片十句四平韵,下片九句四平韵,后片第四句为上一、下四句法,必须押一同部仄韵。
上片描绘了词人与杭妾初次相遇的情景。词中使用了“羞红颦”三句,生动地描绘了湖边暮春的景色。词中还出现了“重茵”一词,原指厚席,这里用来形容芳草地的厚厚一层。这样的描写使得湖边的景色更加生动,仿佛少女们含羞带怨的娇态就像是点缀在绿茸茸的芳草地上的落英。接下来的三句描述了湖景,特别是苏、白两堤的美景。词人骑着马,站在岸堤上,远望湖上的景色,湖中的游船和鸥鸟在碧波中荡漾。最后两句表达了词人游湖时思念亡妾的心情,眼前的柳枝不能挽留住亡妾,使词人怀念起与亡妾初次相遇的地方,心中充满了怨恨之情。
下片继续追忆不遇以悼念亡妾。四句中使用了“逡巡”一词,表达了词人对不遇的思念之情。词中还出现了“题门”和“堕履”两个典故,分别借代了不遇的情景。词人回忆起曾多次徘徊在亡妾的门前,但由于两人不能见面,词人感到心情沮丧。词人希望亡妾能对自己钟情,就像张良盼望黄石公传授艺术那样,但由于多次约会未能实现,词人感到牵肠挂肚。最后一句“不弃遗簪堕履”,引用了《北史·韦琼传》中的故事,表达了词人对亡妾的深深怀念和不舍之情。
整首词通过描绘湖边的景色和追忆与亡妾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对亡妾的深深思念和不舍之情。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使词的意境更加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赏析详情»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
吴文英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的词作数量丰富,风格雅致。他的词集《梦窗词集》存有三百四十余首词,分为四卷本和一卷本。
吴文英的词作以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为主要题材,他的词作被称为“词中李商隐”,显示出他对李商隐的倾慕和受影响。然而,对于吴文英的词作,后世的品评却存在争论。
除了他的词作,关于吴文英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细节目前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