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对于这篇赏析,它主要是对周邦彦的《元夕》这首词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首先,文章提到了词的开头三句,描述了元宵节的灯火辉煌的景象。作者使用了一个“销”字,意味着蜡炬在风中逐渐被烧残而销蚀。但是第三句“花市光相射”表明元宵的灯火是愈燃愈旺的,不受风露的影响,仍然灿烂闪灼。特别是第二句“露浥红莲”,通过灯烛的映射,莲花灯上宛如沾湿了清露,不仅写出了节日的盛妆,还描绘了新春的生意。
接着,文章将周邦彦的《元夕》与孟浩然的《春晓》进行了对比。虽然孟浩然的诗中提到了夜来风雨声和花落的情景,但是通过雨后初晴、晨曦满树、处处鸟啭莺啼等描写,表现出春光的艳丽。同样地,周邦彦的《元夕》也是通过写灯火热闹通宵,但最终灯残人散的情景,表达了消极的成分。
最后,文章提到了词中的“桂华流瓦”三句,既写了灯光又写了月光。对于“桂华”一句,文章提到了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评价,认为用代字的方式表达月光有些遗憾。然而,文章认为这个评价未必中肯,因为周邦彦的词中使用代字是合适的。文章认为,将“桂”字改成“月”字可能会更好,但是这样的改动似乎与原句相反。
总的来说,这篇赏析对周邦彦的《元夕》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解读,从词的开头三句、与孟浩然的对比,到词中的代字使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