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台柳·寄柳氏的赏析

赏析
这篇赏析是对一首诗或词作品的解读和分析。该作品被一些人认为是诗,而另一些人认为是词,题目为《寄柳氏》或《章台柳·寄柳氏》。在《全唐诗》中,这首作品被收录在卷二四五中,被定为诗,题目为《寄柳氏》;同时也被收录在卷八九〇中,被定为词,题目为《章台柳·寄柳氏》。下面是中国韵文学会理事、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理事、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蒋哲伦等人对这首作品的赏析。

首先,诗中提到的“章台”原本是战国时期建造的宫殿,因为宫内有章台而得名,位于今天的长安县故城西南角。在这里,诗人借指长安。而“章台柳”则是暗指长安的柳氏。然而,由于柳氏本身是娼女,所以后来人们将“章台街”比喻为娼家聚居之地。诗中使用了两个叠句来加强呼唤和寻觅的紧迫感,给人以深刻的韵味,表达了作者对柳氏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颜色青青”一句,喻指柳氏年轻时的美丽容颜。而“今在否”一句,则是在暗指社会动乱、邪恶猖獗的背景下,柳氏独自一人的安危令人担忧。通过以疑问的方式表达,诗人的忧虑和担心得以展现。而“长条似旧垂”一句,则是暗示柳氏婀娜多姿的身段和体态依然不减当年,与前文的“颜色青青”相呼应。

诗中的“攀折他人手”一句,则是暗指柳氏在这个兵荒马乱的时期,担心自己会被他人夺走。这是对“今在否”的进一步推测。前一句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而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的忧虑之深。这两句通过使用“纵使”和“也应”来开合进退,将诗人的希望与失望、侥幸与不幸、揣测与担忧等复杂的矛盾心情生动地描绘出来。

整篇诗意含蓄,表面上是在写柳树,实际上是对柳氏的问候。诗中问候了诗人最关切的两个问题:柳氏是否还在人世?柳氏是否已经嫁人?这种情感真挚而深切,让人感动至深,引人落泪。


诗文: 章台柳,章台柳,颜色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版本一)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版本二)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版本三)


相关标签:柳树写人怀恋章台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