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露行的简析

简析
《薤露》是一首属于乐府《相和歌·相和曲》的歌曲。它与《蒿里》一样,最初是古人在丧礼中唱的歌曲。据传,齐国的田横因不愿降服于汉朝而自杀,他的门人创作了这两首歌曲来表达悲伤之情。歌曲中的“薤露”一词意味着人的生命就像薤上的露水,一旦被太阳晒干,就会消失无踪。曹操采用了这个古调来写时事,开创了以古乐府形式表达新内容的风气。清代的沈德潜认为:“借古乐府写时事,始于曹公。”这是一个很有见地的观点。曹操之所以能够将旧的形式与新的内容结合,是因为乐府本身具有“根据事情而发展”的特点,适合用来记录历史事实和表达情感。同时,《薤露》本身也寓意着对王公贵人之死的悲悼,曹操通过这首歌曲来表达对国家动荡、君王遭难以及百姓受苦的悲伤之情。


诗文: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相关标签:乐府感叹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