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陈商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李贺在担任奉礼郎期间与陈商的交往情况。根据吴企明的观点,这首诗可能是在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年)至六年(811年)之间创作的,而闵泽平则认为它是在元和六年(811年)冬天写的。在这段时间里,李贺在长安担任奉礼郎,与陈商成为了朋友。当时的陈商还没有通过科举考试,生活非常贫困,但李贺却喜欢与他一起游玩,并非常尊敬他。


诗文: 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
楞伽堆案前,楚辞系肘后。
人生有穷拙,日暮聊饮酒。
只今道已塞,何必须白首?
凄凄陈述圣,披褐鉏俎豆。
学为尧舜文,时人责衰偶。
柴门车辙冻,日下榆影瘦。
黄昏访我来,苦节青阳皱。
太华五千仞,劈地抽森秀。
旁古无寸寻,一上戛牛斗。
公卿纵不怜,宁能锁吾口?
李生师太华,大坐看白昼。
逢霜作朴樕,得气为春柳。
礼节乃相去,憔悴如刍狗。
风雪直斋坛,墨组贯铜绶。
臣妾气态间,唯欲承箕帚。
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


相关标签:抒情壮志未酬愤懑